热点新闻
谁是说谎者?
2025-08-26 08:58  浏览:108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谁是说谎者?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名誉权纠纷案审理回顾

2004年11月初,深秋的南京城,朔风渐起,梧桐树落叶纷飞,远山依旧层林尽染……

11月23日上午,位于成贤街58号的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三楼大法庭内,正进行着一场气氛肃穆的庭审。原告席上的七旬老人,齐耳的斑白头发,面貌清癯,一口老城南口音的南京话,她平静的讲述中声音微微颤抖,不时哽咽着。

这位老人叫夏淑琴,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幸存者。在那场人间惨剧中,夏淑琴一家祖孙三代9口人中7人被屠杀。她怎么也想不到,大屠杀惨剧发生六十多年后,居然有人对她的幸存者身份产生怀疑,在公开出版的书籍里说她是“讲故事者,说谎者”,是南京大屠杀的“假证人”。

2000年11月,在社会各界支持下,夏淑琴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诉讼状,诉东中野修道、松村俊夫及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在《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两书中侵害其名誉权。因夏淑琴的户籍地在玄武区,该案依法由玄武区法院审理。后经调查取证、庭前准备和跨国送达,2004年11月23日,该起名誉权纠纷案在玄武区法院首次开庭。

幸存者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进攻南京,南京沦陷。

12月13日这天,一队日本兵闯入夏家,毫无缘由地杀死了夏家祖孙三代9口人中的7人。时年8岁的夏淑琴躲在被子里,吓得大哭,被日本兵在背后刺了三刀,不省人事,不知过了多久,被妹妹的哭声惊醒。幸存的夏家小姐妹依靠一点炒米、锅巴和水缸里的冷水,艰难地在死人堆里生活了14天,直到被从安全区回来的老人堂大娘发现。

这些记录,在德国人约翰·拉贝的日记、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的摄影记录以及《南京安全区档案》等资料中均有记载。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因约翰·马吉的拍摄记录,夏家惨案成为东京审判独立单元“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关键证据,夏淑琴一家被列入“南京大屠杀一案”受害者名录。

被质疑

1998年,东中野修道、松村俊夫通过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出版《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两书。书中均对夏淑琴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见证者的身份进行怀疑。

2025年7月30日,在玄武区法院档案室,记者查阅到与案件卷宗捆扎在一起的这两本日文原版书,以及如今在书店已经找不到的其中文版译本,里面满是红蓝笔密密麻麻的勾画,可以想见当年法官们研究该案所做的案头工作。

日本亚细亚大学教授东中野修道在《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一书第十一章“马吉就‘219号事例’做的说明”一节中,围绕夏淑琴的证词,以“疑点重重”列出九个疑问。

“这九个疑点目标很明确,否定夏淑琴是马吉和拉贝记录里的那个8岁的小女孩,否定她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身份。”玄武区法院该案原审法官高炜指出。

记者在日本自由史观会成员松村俊夫所著的《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一书第五部“夏淑琴的镜头”一节、“本多胜一笔下的夏淑琴”一节中也查阅到类似疑问。

松村俊夫在该书中称:“究竟什么是真的,真到什么程度简直无法知晓。说她能在法庭中经受得住反方询问看来只是幻想,这和李秀英说的话一样,不能自圆其说。”

1998年,《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和《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两书经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出版,在日本多次再版,使得两人的言论广为传播。其后原著流传到中国,造成广泛影响。

2000年,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两书的内容。年逾古稀的夏淑琴知悉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看到两书的中文译本,再次激起老人对60多年前此段受害经历的切肤之痛,愤而提起诉讼。

审理

“因为夏淑琴的户籍在玄武区,区里是有管辖权的,这个案件当时由我们玄武区法院审理。”2025年7月29日,记者见到如今已是玄武区政府工作人员的高炜。

“作为一名法官,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情感,但情感不能代替审判,案件审理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该案是侵害名誉权纠纷,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我们一定要充分坐实。第一次合议庭会议我们就该案审理立足案情本身、摒弃情感审判达成共识。”高炜说。

“诉讼中,夏淑琴向法院提交了亲人证词和各方友人、机构帮助搜集的五组证据,以证明其主张。”高炜回忆,合议庭对夏淑琴所提供的这五组证据进行了逐一调查核实。

“经过调查,这些书证和证人证言均与夏淑琴的陈述相吻合。同时夏淑琴身上的伤疤及其位置也进一步证实所述事实的可信度。由此可见,夏淑琴对1937年冬发生在新路口5号的惨剧陈述是真实可靠的,夏淑琴就是拉贝日记和约翰·马吉影像资料中那个8岁的小女孩。”高炜回忆道。

经过两次开庭,2006年8月23日,该案当庭宣判,夏淑琴胜诉。

该案诉讼文书庭前通过司法协助途径送达日本,并收到回执,但被告东中野修道和松村俊夫以及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均未出庭。

历史的回音

2006年8月23日玄武区法院的公开宣判,立即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纷纷在显要位置报道了这起有复杂历史背景、现实侵权行为的名誉权纠纷案相关消息。

作为案件的被告方,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和东中野修道也向媒体对这一判决做出了反应。东中野修道针对此案也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

2007年5月,78岁高龄的夏淑琴以被告身份和南京律师团队赴日本应诉,并与日本当地律师团一道发起了反诉。这位不识字的老人走进异国法庭,再次为自己作证,为历史作证。

2007年11月2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名誉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夏淑琴是幸存的受害者,而《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的记述却让人产生她是假冒受害者的印象,该书的作者所述情况不真实,损害了原告的名誉。2008年5月21日,东京高等法院对该案作出二审判决,再次认定了一审被告东中野修道等对夏淑琴的名誉损害,维持一审判决。夏淑琴再次胜诉。

2009年2月5日,日本最高法院对夏淑琴名誉权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定原告胜诉。判决认定,被告书中的描述侵害了原告的名誉,驳回被告方上诉,维持一审和二审判决,判令被告赔偿原告400余万日元。

这个无比艰难的案件历时长达9年,夏淑琴至此取得国内法院、日本法院的全部胜诉。

夏淑琴今年96岁,四世同堂的她如今在南京近郊一个居民小区平静地度着晚年。老人每年都会来到玄武湖畔,去抚摸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上的那一个个名字,外公、外婆、父亲、母亲、两个姐姐和1岁的小妹妹……

这面墙上镌刻着的家人,是老人心底永远的痛。

以史为鉴,永续和平!

历史档案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为2004年11月23日上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名誉权纠纷案在玄武区法院一审开庭。 玄萱 摄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杀害中国军民,并在之后的六周内,屠杀、奸淫、掠夺、焚烧和破坏,对南京造成空前劫难。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广泛调查,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截至2025年5月,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7人。2014年,中国将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5年,《南京大屠杀史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记者:朱旻

见习编辑:杨鸿 |联系电话:(010)67550939|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孟祥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发布人:f20f****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