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是从制度上预防和解决返贫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举措。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还有一些脱贫户的发展基础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还面临致贫风险,一些农户会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容易发生返贫致贫现象。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过渡期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完善制度设计、优化机制保障,建立健全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01
构建了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
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是工作有序开展的根本保障。
为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的机制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及各地各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
2020年12月,在我国即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明确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作为“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重要组成部分,为相关部门和地方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提供了依据和框架。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该《纲要》的第二十六章指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为今后一段时间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2024年7月,党的第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为各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做好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提供了遵循。
通过仔细梳理这些文件,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年,党和国家始终牵挂着易返贫致贫人口,多次在重要节点对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提出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这些要求,2020—2024年,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农村部等相继出台《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持续调整优化政策举措,逐步细化工作要求,及时回应基层关注的实际问题。有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任务的省份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制定了本地区工作方案和操作规程文件,便于基层落实。国家相关部门和省市县行业部门根据职能职责,分级分类出台了一系列专项帮扶措施,并分别针对因灾、因病等重点风险建立专项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机制。
日益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为基层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标尺。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副县长邹华声表示:“这些政策有很强的指导性,进一步细化了流程和标准,让地方在推进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时更加有据可依。”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农牧局局长穆瑞光说:“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政策很接地气,让基层在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时思路更清晰了,机制更顺畅了。”
02
形成了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
高效运行的机制是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
过渡期以来,为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国家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成效始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以及各类督查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考核评估持续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
在此基础上,《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第一条就提到:“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层层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并对省、市、县、乡、村在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中的责任进行了明确。
按照这些指导性文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优化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要求,进一步压实了各级干部的责任,推动防止返贫“监测端”畅通了干部入户排查、行业部门预警、农户自主申报3条渠道;“帮扶端”形成了农业农村、住建、教育、医疗、水利、人社、民政等多部门协调联动,对监测对象分层分类落实精准帮扶措施;“消除端”规范了工作流程,指导基层干部逐户分析帮扶成效,对其是否达到消除风险条件做出科学研判,充分保证了监测户的风险消除成色。
“您好,最近身体恢复得咋样?这阵子住院花了多少钱?”日前,在收到县行业部分反馈的农户医疗开销较大的预警信息后,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泾洋街道草坝村的村干部及时来到村民老何家中核实情况。经核实,老何患有直肠肿瘤,导致家庭刚性支出骤增,存在致贫风险,村里随即启动绿色通道程序将其纳入防返贫监测户,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机制,针对风险点落实医疗救助帮扶措施。泾洋街道办干部表示:“行业部门预警机制就是县里统筹各相关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及时收集梳理农户遭遇天灾人祸、看病花销大等信息,并精准推送到各乡镇。然后,乡镇在对这些信息梳理后推送到村;村里收到信息后需组织人员及时入户核查,并将相关情况反馈至乡镇。这一机制给乡、村两级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识别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相当于进一步压实各相关部门责任,有效凝聚起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合力。”
同时,为保障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高效运转,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逐级设立帮扶工作专职处室,明确专职专人抓好相关工作;指导乡村两级安排专人负责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宣传、信息采集、梳理、上传等工作。而且,各地均对监测对象安排了联系责任人,在点对点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密切关注监测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及相关诉求。同时,国家和各省份都非常注重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培训,这一举措实现了干部能力培养与责任落实的双重成效。
正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镇长尚丽娜所说:“过渡期以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责任自上而下,越压越实,整个工作机制越来越成熟,这让基层干部对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的信心和底气越来越足了。”
03
强化了多元服务的科技支撑
强化科技赋能是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
这些年,在各地对农户进行入户走访时,记者经常看到农户家里张贴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上印着一个十分显眼的二维码。通过这个二维码,农户可以随时填报家庭生产生活和医疗、教育支出等情况,自主提交监测对象申请。这让农村的广大干部群众直呼“真正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张易镇下马泉村党支部书记樊杰表示:“这些年村里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通过小程序、APP反映情况的群众越来越多,这为我们开展工作省了不少事呢!”上犹县社溪镇社陈村的监测户方代景的家人表示:“通过手机反映情况太方便了,才提交了信息没多久干部就来家里核实情况了。”
实践中,科技对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赋能远不止于此。为在宣传政策时做到寓教于乐、通俗易懂,一些地方依托AI技术制作漫画、数字人作品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为提高信息管理成效,便于调度分析数据,进而针对性地优化政策和帮扶举措,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建立完善动态管理指标体系,对监测对象“监测端、帮扶端、消除端”三个重要工作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将脱贫户、监测户的家庭人口结构、产业发展、就业等情况进行跟踪监测。
为帮助基层干部减负,农业农村系统积极推进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一些省份按照“国家系统搭建基础底座、省级系统拓展个性服务”原则,搭建省级信息系统平台,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开发了APP、小程序等服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让“数据跑路”代替了“干部跑腿”,让一目了然的电子档案代替了繁琐的纸质台账,让多维度的“数据画像”为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山河日月耀初心,风雨兼程写担当。过渡期以来,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各地各部门积极践行责任担当,持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不断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践中精耕细作,做出许多有益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而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探索和成果,汇集了丰富的政策“工具箱”,构建了驰而不息的高效工作机制,凝聚了科技赋能防止返贫致贫的力量,用与时俱进的科技手段和各级干部的“铁脚板”“热心肠”托举起了易返贫致贫人口稳稳的幸福。
来 源 :《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16期
总监制: 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