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超职家庭教育:如何避免“惯坏”孩子?
2022-03-18 11:26  浏览:650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一则新闻:

32岁的杨某是家中独生子,父母舍不得让他受半点委屈,省吃俭用供他读完大学。

从小没受过苦,毕业后,杨某感觉生活太难,感觉谁都在瞧不起自己冷落自己,心理逐渐扭曲,只想着怎么样赚快钱。

有一天,他发现买保险后如果有意外发生,保险公司会给一笔巨额赔偿,他立刻就给父母办了人身意外险、高度残疾险。

随后,他亲自下厨,把亚硝酸盐放进牛肉里,吃饭时把有毒的牛肉夹给父母。

但父母向来宠儿子,舍不得吃一口,全留给儿子了。

杨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去厨房把亚硝酸盐倒进水里,端给父母看着父母喝下去。

他冷眼看着父母痛苦死去,然后打开煤气罐制造了煤气中毒致死的现场。

杨某人性泯灭的背后,是父母对他没有底线的溺爱。

宠爱还是溺爱?

分不清容易有大麻烦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

“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觉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是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因为从小太过宠溺,长大之后孩子就会更加叛逆,特别是在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达到顶峰,父母常常为此头疼不已。

但许多父母嘴上说着“就是惯坏了”,心里却疑惑“我也没做什么啊”。

父母爱孩子,这是本能。

一股脑想给孩子最好的,常常分不清宠爱和溺爱。

溺爱,在心理学家提出的「教养方式」分类中,被归为「放纵型」教养方式。

溺爱,其实就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高支持,低要求」的养育环境。

还记得轰动一时的“留学生机场弑母”案件吗?

出国深造的汪佳晶,25岁的他从来没有勤工俭学过,并且每个月向母亲伸手要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

因为他上学,母亲在外面负债无数,实在拿不出钱了,可是来机场接机的母亲竟然被自己孩子连捅九刀。

更加可悲的是,在这位母亲脱离生命危险后竟然还在以“孩子有精神病”为孩子开脱,可是最终孩子还是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

 

溺爱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内心没有爱:被溺爱,其实就是被动接受爱,天天被家长围着,缺少主动去爱的能力。

价值观混乱: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无法接收正确的价值观,因为在他心里,他就是宇宙中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孩子能力低下:家长希望孩子有学习能力,能独立自主,却总是不自觉包办代替,这样就会导致孩子能力低下。

孩子厌恶学习:一旦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他就会遇到很多问题。他的学习动力,被家长的溺爱限制了。

一个人在小时候不习惯于让自己的意志屈从别人(大人)的理性,到了自己能够运用理性的时候,也不会听从自己的理性。

——洛克《教育漫话》

放眼望去,许多父母自己节衣缩食,但给孩子买高档名牌时眼都不眨;

对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丁点家务活儿也不舍得干;

父母都没舍得出去旅游几次,但孩子要钱参加出国游时,就算借钱也要报名……

事实上,这种类型的父母其实较少真正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

表面上「溺爱」,看似跟孩子一直有深度的接触;

但双方就像隔着一层透明塑料膜,隔绝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真正深入的互动和交流,甚至成了父母的借口。

父母会想,我都对你这么好了,你怎么还这个样子?

许多时候,父母确实要克制一下自己爱孩子的心。

当我们给孩子关心时,有没有考虑自己贴心是否让孩子感觉到不舒服?

这种养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更具攻击性,较为不成熟,缺乏责任感,对终生都有影响。

避免孩子被“惯坏”

建立亲子边界

边界,简单的说好像一条线,线这边是你可以做什么/我喜欢你做什么,线那边是你不可以做什么/我不喜欢你做什么。

边界是一切规则的母体。

有了边界,才有各种复杂和详细的规则。

在溺爱这件事上,父母投入了太多关注在孩子身上。

不止要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关注孩子的秘密。

孩子有写日记的习惯,可是家长们总是窥探孩子的日记。

也不允许孩子朋友圈屏蔽自己,总之要看到孩子的一举一动。

孩子发火,父母就觉得孩子不懂事,怎么我这么关心你,怕你交坏朋友,你还不领情?

这种行为是典型的侵犯孩子生活空间的行为,造成了青春期孩子和家长之间关系的恶化。

很多养育问题、相处的冲突,常常就是因为对方过线了。

心理距离如何拿捏?

遵循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完全依赖。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众多的重要决定,不完全依赖父母,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

学会有边界的爱,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最终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

发布人:3a3e****    IP:139.201.4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