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这些大学校长的毕业寄语刷屏了!快来看看,哪句话最打动你? | 特别关注
2022-07-06 20:46  浏览:1192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在毕业典礼上充满热忱的

脱稿演讲视频在网络热传

正值毕业季

各位校长的句句嘱托

无不体现着对毕业生们

无尽的祝福与关爱

“仰望星空、追逐梦想

心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

“仰望星空、追逐梦想

心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就看你敢不敢面对挫折”

↓点击,查看视频↓

毕业致辞

(以下为演讲部分内容,篇幅有限,略有删减)

我特别期待着25年后,在校园里能够再见到你们。你们想象过25年后的你是什么样的吗?

我之所以和大家有这样一个约定,首先,是希望大家仰望星空,追逐梦想,心中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人不能没有追求,没有追求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失去了生命价值。我特别欣赏著名诗人汪国真先生的一首诗,名字叫做《热爱生命》,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讲的:“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诗句很美,道出了生命的价值真谛。


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不在于成功的那一刻,而在于为成功而奋斗的历程,你们的生命价值恰恰展现在这25年的奋斗之中。所以,我们在今天做一个约定,25年后我们再相聚。我希望大家记住这个约定,尽管那个时候我可能已经是近90岁的老人,但是我特别期待着那个时候的你们。那时你们恰逢中年,所经历的历程是任何一代人都不可比拟的,因为在你们手中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使命不可谓不伟大,但是前进的道路也不会平坦。

其次,是希望大家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是指心中有目标、有理想、有追求;而脚踏实地,则说的是我们的行为。没有一个目标是不经过奋斗而得来的,如何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我们面对着众多的挑战和困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世界之发展、新技术革命之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变革。

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同学们,当你们走向社会,一定要经得起困难、挑战与挫折。当面对困难的时候,你们将如何应对?当面对挑战的时候,你们会是什么心态?当面对挫折的时候,你们是否会败下阵来?大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困难是什么,挑战是什么,挫折是什么?不要惧怕,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伴随着它们前行的。有些人倒下了,那是弱者,有些人继续前行,就是强者。挫折、困难和挑战对于强者而言,是一种历练,而对于弱者则是一种击垮。

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同学们,当你们走向社会,一定要经得起困难、挑战与挫折。当面对困难的时候,你们将如何应对?当面对挑战的时候,你们会是什么心态?当面对挫折的时候,你们是否会败下阵来?大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困难是什么,挑战是什么,挫折是什么?不要惧怕,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伴随着它们前行的。有些人倒下了,那是弱者,有些人继续前行,就是强者。挫折、困难和挑战对于强者而言,是一种历练,而对于弱者则是一种击垮。

我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人的潜能恰恰是在经历困难、挑战乃至挫折的时候,才能得到极大地激发和释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就看你敢不敢直面困难、挫折和挑战,并且战胜它们。所以我说,要相信自己,正确认识、客观分析困难、挫折与挑战,并及时总结它们所带来的真正的内在的财富。把经历的这一切,经过反思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我希望25年后的你们回到学校,大家相聚,回首过往,总结走过的历程,向老师汇报你们为这个梦想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努力,我知道那个时刻一定是幸福的,因为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有你们的汗水、贡献和业绩。那个时候,你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无愧于社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母校,无愧于生命,我是真正的交大人!

“做一粒种子,向下生根,向上生长”

7月3日上午

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李树深院士

在毕业致辞时对同学们说

“今天,看到你们青春的面庞,

坚毅的神情,我们有理由相信,

‘强国一代’初长成。

你们自信的模样,

就是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希望!”


7月3日,国科大举行2022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国科大供图

每年7月,都是属于校园的“丰收季”。在毕业典礼致辞中,李树深展示了一张特别的“丰收”合影——身着学位服的毕业生们和导师在小麦试验田中拍下的毕业纪念照。这张照片定格了粮食丰收和学业丰收的幸福。


被国科大校长“点名”的麦田毕业照。 受访者供图

图片来源 | 中国青年报

李树深表示,从国家级种质资源平台,到“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从培育良种到保护耕地、开发边际土地,国科大学子在科教融合的平台上,延续前辈荣光,传承家国使命,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着青春力量,真正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李树深在致辞时表示,“站在科学之巅解决科学难题”,是人类挑战极限、认识自然的方略,也是中科院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使命担当。“在珠峰地区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不缺的是精神。”李树深希望这种精神,能够激励和滋养同学们一生一世。

李树深寄望毕业生做一粒种子,向下生根,向上生长;做一颗星辰,努力发光,用力闪耀;做一滴水,清澈纯粹,坦荡坦然。他希望毕业生牢记,科技界不能有泡沫,要杜绝浮夸浮躁之风,不能急功近利,要用钉钉子精神干实事,实干事。

面对纷繁世界,他希望同学们保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理性思考、冷静判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面对艰难困苦,他希望同学们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魄和胆识,更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李树深叮嘱毕业生肩负时代使命,将个人追求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蓝图,延续中国科学院人的光荣传统。

本年度毕业典礼的主题是“光荣与梦想”。李树深在致辞中,祝愿学校的下一个十年,祝愿毕业生的未来人生,“一路向阳行,梦想皆开花”。

“穷能守义善其身,达行正道兴天下”

近日

集美大学举行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

暨学位授予仪式


校长李清彪作题为

《穷能守义善其身 达行正道兴天下》

的致辞

他首先说道:

毕业致辞

今天应该是我在集大毕业典礼上的最后一次唠叨了。“最后”一词包含师生离别的万千不舍,也容易让人回望过去。想当年,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差点被卖了的我,如今,也即将从集大校长的岗位“毕业”,只是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给我及格?“薄萄换叶欲成阴,岁月催人感慨深”,你们绿萄成阴,我已两鬓秋霜,带着暮色思考人生。

甲骨文中,“穷”由“穴”与“躬”构成,表示人躬身屈体走到洞穴尽头,而“达”在《说文解字》中表述为“行不相遇也”。可见,“穷”指无路可走,“达”表示畅通无阻。人生难免经历穷与达,苏轼主张“生死穷达,不易其操”,杜荀鹤认为“何事居穷道不穷”,而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为历代仁人志士的信条。

同学们,月有圆缺,人有顺逆,当命运把你带入或穷或达的境地时,我希望你们“穷能守义善其身,达行正道兴天下”。

如何做到穷达皆从善?

致辞环节

他为全体毕业生送上了三字锦囊:

毕业致辞

第一个字是“上”,无论穷达都要保持进取心,向上而行;

第二个字是“止”,要止于底线、止于良心、止于至善;

第三个字是“正”,做人要光明正大,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

十年二十年后,当你回首往事,不因穷而失义而后悔,也不因达而无道而羞愧!

四十五十年后,当你回看人生,不因无所作为而懊悔,也不因胡作非为而负罪!

“请你们抬起头 来看看远方”

近日

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2022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拨穗现场

一名毕业生与校长廖祥忠合影后

将校长抱了起来转了一圈

没想到的是

校长也从后面抱起毕业生

同样转了一圈


放下毕业生后

校长最后还开心地蹦跶了起来


在致辞环节 校长寄语毕业生:

毕业致辞

人生没有白吃的苦,同学们吃的每一份苦,受的每一处伤,都将镌刻为你们成长的印章;人生也没有那么多按部就班,只有在被打乱的节奏里不断重振旗鼓,才能积攒成你们未来站得住脚、立得住身的坚强定力。

我也知道,面对理想未竟、抱负难展,一些同学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时此刻,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不要局限于一时,不要只盯着脚下,请你们抬起头来,看看远方。

最后廖祥忠校长说道:

同学们

临行之际不能亲手为多数同学拨穗

相信未来会由时代为你们加冕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愿你们风雨无阻定风波

“以梦为马,大道至简,拓新纪元”

近日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

在2022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也赢得无数网友点赞


图片来源 | 华东师范大学公众号

毕业致辞

(以下为演讲部分内容,篇幅有限,略有删减)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你们的手上。你们是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国民的主角、人类的主角,将代表中国、代表先辈、代表人类去攀顶的一代新人。中华文明、东西南北的人类文明,在和平发展年代给予你们滋养和关爱,量子前沿、人工智能、网络大数据、合成生物等科技人文给予你们背景和精彩,大变局的时代给予你们前所未有的巨大舞台。

接过历史接力棒,希望你们懂得——

学史明智,鉴往知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数千年来,我们民族对大道规律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有着超乎寻常的深刻理解,就连孩童都通过《三国演义》知道点滴道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学说,极大地影响并坚韧了每一个人,大喜过望时能保持谨慎,极其危险时能满怀希望。

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被众多杰出历史学家们认为是能跨越并连接世界上不同种族、宗教、文化的希望。我们既是文明又是国家,曾经不断地复兴振兴,从未消亡,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和现象。时间是决定一切的缓慢但坚定的力量!长寿者能书写别人的历史,只要我们不忘记历史,就能在历史的经验中创造性成长。因为,5000余年不间断的中华文明史见证过太多的消亡和成长、衰败和辉煌。

我们的先哲几千年前就指出了超能善成的方向、途径和秘诀,如:无为无不为、无为无不治,具体还有:治大国如烹小鲜、哀者必胜、善行无迹、善建不拔、大制无割等等。在物质丰富、技术进步的今天,如果你们能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我们祖先的智慧,就能为人类的治身、治学、治理、治国、治世等书写新的篇章。

接过历史接力棒,希望你们遵循——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人类尽其所知所能的“有”,只占宇宙世界的极小部分,那剩余的、被称为“无”的巨大存在,如暗能量、暗物质,可能永远难以知晓。所以,你们不能因为“有知”而傲慢,并要对“无知”保持适当的敬畏。如此,你们就能深刻理解“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生吉祥!

大道至简的“熵定律”告诉我们,减熵需要开放、积极、谦逊,虚怀并包容,只要你们不断进步并坚持开放,一定会比以前有更多的已知,但同样会比以前有更多的未知。我们要时刻知道自己的无知,并不断求取前沿的新知。

如果说,和风细雨、寂静安宁是自然,那么,短暂爆发的狂风骤雨、地动山摇也是自然,宇宙天地没有一成不变的自然、恒定的自然。因此,你们应熟知有无、强弱、多少、柔刚等时刻都处在互补和转化之中,根据规律制订规则并适当择机把握,就能遇难呈祥,不败常立;即使处于劣势,擅长坚韧,也不会失去未来希望。遵道而行,就能做到柔胜刚、弱胜强、少胜多、不癫狂。

接过历史接力棒,希望你们谨记——

善为道者,道予善人。

上善若水,水几近于道。水可为气体、液体、固体、随容器而形,可柔弱如雾,可坚冰胜铁,可滴水穿石,善利万物而不争。真正的得道圣者,实际就是这样虚怀若谷、人格健全、向上向善的平凡人。他们性情真实而不虚伪,表现为有时缓有时急,有时粗有时细,有时柔有时刚,返璞归真、圆融通达,总能设身处地从外界和他人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所以思维格局在众人之上。他们不会只想自己,总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少有偏执,能把自身和周边融为一起,荣损一体,集众人之智和之力为一股绳,如此就成为大道规律的化身、众人的化身,故无往而不胜。

《愚公移山》告诉我们,终有所成的人,看上去似乎很愚钝,那种专注是在大道规律指导下的大智若愚;有些人看上去很聪明,但少有成功,实际可能是背离大道的大愚若智。拥有并内化远大抱负,坚韧毅力和全神专注,就能培养出你们自己的自驱力。用心淳朴、低调踏实、不争而争,就能把小聪明变成大智慧,从而变成老子所称道的愚者,进而能“得道多助”,成长为优秀的领导者或者卓越的平凡人。

接过历史接力棒,希望你们携手——

融入世界、创造未来。

要感谢笛卡尔、牛顿、门捷列夫、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等对你们的思维贡献,但对他们的不足或者缺失也应有所了解。要感谢并学习享誉世界的老子、孙子、朱载堉、王贞仪、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铭记他们对全球文明的贡献,并记住他们的希望,竭尽你们的所能。

在涉及大众权益和民生领域,毫无疑问的原则是,凝聚最大公约数,服务普罗大众;而在竞争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学术艺术领域,正进入以少胜多的创造性时代。在这个时代,你们既要感激牛顿经典思维对你们的培养哺育和帮助,又需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僵化。值此大变局的时代,急剧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社会、生态、地缘、经济和政治,更体现在学术、艺术等领域。

在已经过去的那个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曾经悲惨地失去过许多;在未来不确定的世界里,无限的可能在等待着你们。当你投身其中,世界就会因你而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希望你们以擅长处理不确定性的量子思维,应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积极参与世界,投身时代大潮,以拥有无限未来。

本文综合自 | 陕西教育融媒体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公众号、中国青年报等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发布人:282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