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集用来介绍一下当年的环境。
我爸爸就职的学校,它叫矿业学院。学校位于淮南市洞山的北侧,长方形,东西略短南北较长。
当时学校的正门朝西(现在改成南门了),有个南小门,还有个东小门。
南门出去穿过一段土地就是洞山火车站,我妈妈的百货公司就在火车站右边。但是走南门要往东绕,我妈妈一般从我们小学边的那条路头上从铁丝网钻过来,能近好多。
记得一个初秋我们姐妹去接妈妈下班,我和姐姐站在一棵盛开着大朵白色花的曼陀罗边,看着迎面走来面带微笑的妈妈,看着跑着跳着奔向妈妈的弟弟妹妹,微风吹起我们的裙摆,我觉得这是一幅非常优美的画面。
东门出去是农田,再走有个水闸。夏天的时候我和姐姐弟弟去水闸边的小河摸螺丝,早上去下午回,一天就摸了两书包,回家后做了一顿美餐。吃完螺丝后,我们姐妹还把螺丝盖贴在眉心跳印度舞。
当年还没有塑料袋,我们上学的书包是万用包。
西门出去是马路。直走有一个集市,还能走到矿务局,这大约是将正门开在西边的重要原因吧。
矿务局边的小街有个冷饮店。我爸爸豪华了一次,带着我们姐妹到这里潇洒。撩开悬挂的丝珠门帘,里面冷气嗖嗖很凉快。
我们围坐在一个方桌旁,爸爸用一个瓷盘端来四根牛奶冰棍。这个东西,济南叫冰糕,淮南叫冰棒。牛奶的五分钱一根,红糖两分钱一根。平时家里难得给我们买一次。
我们小学位于学校的西南。西邻是一个标准的体育场,我们称它为大操场。这个操场是我们的娱乐天堂,我们经常在上面游玩,春天提茅衣(茅草没开的花苞),夏天雨后找地皮,这些都是我们的美食。
小学是两排独立的平房,我们的教室在第一排。站在教室门口,可以看到作为学校围墙的铁丝网,铁丝网和教室之间还有一段开阔地,那时候这个地面还种着庄稼。记得一个有雪的冬天,我站在教室门口往南看,白雪覆盖在翻起的泥土上呈现鱼鳞状。
大操场的跑道上常年停着铁管做的大圆环,不知道叫啥,我暂且叫它滚环吧。是两个双层大圆环并肩连在一起,两个圆环中间有钢管连接,连接管上面有固定脚的套和方便手拉的拉手。
大人们会以大字形站在中间沿跑道滚动转立圆,脚上套脚套,手上抓拉手,厉害的人能连转好几圈。
而我们小孩想玩,只能两个人一边一人推着这个超级大的铁环在跑道上滚圈圈。
操场的北边有一系列健身器材。有吊环,有秋千和单双杠,这也是我们常来玩的地方。
健身器材的北边是直通西门门口的马路。马路北侧是两个篮球场,我爸爸叫它们灯光球场。
灯光球场的北面就是我们的宿舍,中间是马路,左右各一列,我家在左列第三行。
小学在我家的南方偏东一点,离我家大约四百多米。
唉!用文字来描述地图太难,不如画个图出来简单直接又明白。但是我还是愿意写写它,愿意将它们在脑海中记忆的仓库里拎出来温习,同时身不由己的沉浸在往日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