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交一公局沾临二标产业工人生活园里,工人们管生活园叫小区,小区里不再有隔开工人和管理技术人员两个生活区域的围墙,建设者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氛围更融洽,也拉近了项目党组织和产业工人的心理距离。沾临二标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情感引领、典型引领,走出了一条产业工人培育的升级路。
思想引领,使产业工人激发荣誉感
沾临二标二、三分部联合党支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班子成员挂钩到一线,各责任区党员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明责任区位职责,全力攻坚产业工人“幸福感”提升的重点难点。以支部为单位,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党史学习教育、党员谈心谈话等方式,传达、学习上级党委工作相关要求,让全体党员带动一线班组充分认识工程的意义,充分认识产业工人培育的重要意义。
王强是沾临二标二分部4号钢筋厂副班长,他说:“以前在别的工地上,上班拉钢筋烧电焊,下班睡觉,一点意思没有。在这里不是,我们一来,知道这是国家的重点工程,还是全线的‘钻石工程’,激发了我们的荣誉感。现在感觉不只是为了挣钱而上班,我们现在都为能参加这个工程比较自豪,不说出了多大的力,是因为我们参与进来了!”
张柚已在工地上干过多年钢筋工,刚来沾临二标时,在他眼里,工作怎么干,早已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比如他会认为,临时结构就是两三年的使用时间,之后还要拆除,根本不需要多好的施工质量,但是在项目产业工人园通过培训后,项目党支部书记杨运根又多次找张柚聊天,不但和他介绍黄河特大桥的工程标准和以后影响,还向张柚强调:“现在都在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你如果不进步,就会被时代淘汰……”慢慢地,张柚的思想认识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说“临时结构没必要高标准”这样的话了,对产业工人的荣誉感有了,责任感自然就会增强,他现在完成的工作能够经得起质量人员严格的检验。
情感引领,使产业工人产生归属感
沾临二标产业工人生活园一建成,项目党支部就落实了理发师傅,每星期三来项目给工人理发,除此之外,项目党员平时在和产业工人一起吃饭、聊天、打台球、看电影中,也拉近了工人和项目党支部的感情。
在很多产业工人的记忆中,以前戴“红帽子”的项目管理人员工作中往往就是在一旁指挥,但在沾临二标施工中,在测量墩柱的保护层质量时,党员聂猛带头爬到墩柱内部去测量,让工人随后跟着自己下去。甚至下雨时,工人们不打伞、不撤离,项目党员就不打伞,就会和现场工人一起坚持。这曾惹得项目部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技术员抱怨道:“咱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了,工人没读过多少书,可现在咱们也辛苦得跟工人一样了。”项目部年轻技术员抱怨的,却正是工人心里感觉温暖的,沾临二标党员们正是以这样的率先垂范,拉近了和工人们的情感距离,增强了他们对项目的归属感。
对项目部有着很强归属感的产业工人,有时焕发出来的“精气神”让工人们自己都吃惊。2021年9月初的一天,已经凌晨时分,工地上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桩基施工,因为工人人手不够,项目领导带着王强及另外一些工人赶去帮忙,本来缺人,一下子变成十多个人在赶工,众人火热而又团结、紧张的工作场面感动了王强。“头天晚上尽管加班到凌晨两点,但我们第二天照常上班,白天的工作没有受到影响。”王强说。
工人们不仅工作状态和以前比有了变化,现在住二楼的人走路时会注意一楼工人的感觉,脚步会轻点,也没人再乱接插座,考虑集体的利益成为很多人的自觉。
典型引领,使产业工人获得方向感
沾临二标产业工人生活园里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包括超市、理发店、洗澡等,硬件建设上去了,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并不会自动形成,因此项目党支部除了发挥好项目党员骨干的先锋带头作用外,还注重从产业工人中挖掘典型、树立先进,让产业工人从身边同事中汲取到榜样的力量,以此获得更好的努力方向。
工人生活园里每月会进行最少两次宿舍环境卫生评比,卫生做得好的奖励积分,积分可以用来购物或者免费理发,并且挂上流动小红旗,卫生差的则挂上小蓝旗,警醒要努力改变。“现在我们也很爱惜这个环境,就是不评比,我们自己也把环境收拾得很干净。”张柚说。
班组的月度评比中,会评出月度的优秀班组和“月度优秀工匠”,有物质奖励还有获奖证书,并单独发放一套工装,工装上有优秀工匠的标识,进一步激发获奖工人的荣誉感。“项目通过内部争优的激励措施,树立典型,激发了优秀工匠更多涌现的氛围。”项目党支部书记杨运根说。
沾临二标通过党建引领,使产业工人队伍的打造不断向更高的阶段提升,产业工人和项目管理团队的关系更加融洽,产业工人的工作态度更加精细,而这也为最终黄河特大桥工程实现毫米级的精准对接,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赵亚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