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则关于“一位远嫁安徽的贵州女子想回娘家过年,却遭公公扇耳光”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她说,自己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
看到这事,评论肯定是一边倒,一是同情她,而是谴责她公公。
其实,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远嫁”的话题。我想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古代或者前几十年来说,远嫁的并不多见,主要是由于交通不便,再加上人们外出的也不是很多。
这些年,情况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远嫁的已经成为常态了。
其实,远嫁的不止有女孩,还有男孩。大学毕业了,有跟着男朋友嫁到远方的女生,也有跟着女朋友“嫁”到女方的男生。
距离,已经不是阻碍爱情的障碍。
但,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在哪儿摆着,远嫁还是会面临很多你想象不到的问题。你到一个陌生的、离你几百上千公里以外的地方,不要说举目远亲,难得看见你时刻想念的父母,就是生活习惯、文化习俗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如何融入当地的生活就是一个难题。遇到一个好的老公,好的家庭就算了,如果再遇到一个不那么通情达理的家庭,或者找了个不那么爱你的爱人,那就有得苦受了。
远嫁这事儿,其实有点像是一场赌博。你拿你后半辈子的幸福,去押注你爸妈会不会想你想得吃不下饭,你的老公会不会被你要求跪搓衣板,你的公公婆婆会不会象前面说的那个“公公”。其实,赌注有点大,但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意拿这些去赌一个未知的未来。
远嫁其实也像是一场社交观察实验,你把自己投放到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中,看看你是不是能在异乡找到归属感。这个实验里,你的婆家就是实验室,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就是实验变量。实验运行期间,你可以观察婆家成员的各种行为,比如公公抠门指数、婆婆管事指数、小姑子拜金指数等等。然后,你要根据观察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争取得到良好的实验结果。最后,当你成功融入新文化,与婆家各种关系达到完美平衡,你可以自豪地说:“嘿!这个实验,我做到了!”
选择要慎重,但选择了就去勇敢面对,不要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