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回乡看齐鲁:郁“阳”先预,照亮留守儿童心的世界
2022-02-20 10:56  浏览:731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抑郁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的遗传性精神疾病。核心症状主要为心境低落、兴趣丧失以及精力缺乏。随着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发现抑郁是儿童青少年中较常见的情绪问题。

在中国广大农村,存在数千万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家庭结构不完整、亲情缺失等使他们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情感关爱,极易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近年来抑郁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更是逐年攀升。如何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并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仍是当前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山东中医药大学“心灵感冒”护卫队走访调研青州市王坟镇,探究当地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心理健康现状,并开展相关的心理辅导,助力当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一、打通“心理壁垒”,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走访调研,了解现状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想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的障碍,那就要先去认识和了解心理疾病。调研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

在与门诊医生说明来意后,医生热情的给我们讲解了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的主要表现以及相关的治疗预防措施,让团队获益匪浅。这也为我们真正实地与留守儿童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图为团队全体成员合照)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青州市王坟镇开展实地调研,按照分好的小组,采访村干部了解当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每个小组负责采访一个村干部。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队员们耐心细心地询问问题,采访进行的很顺利。

(图为团队在当地发放调研问卷)

不可否认,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一老一小”牵动亿万家庭,关乎民生福祉。在团队走访调研中发现,城乡二元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不断流失,几乎村村可见一老带一小的现实问题。而时代的发展,使仅仅上过几天识字班的爷爷奶奶很难以满足孙辈日常学业上的需求。再者,爷爷奶奶的重点主要在于生活的照顾,往往会忽略儿童行为习惯和思想方面的培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并不能够达到早期的重视。感情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和缺憾。

团队回收纸质问卷统计显示,针对日常生活面临的压力,仅有20.78%的留守儿童选择学习上的困难,与人相处、家人的期许、童年的阴影等家庭因素导致的压力和困难被绝大多数儿童选择。而对于孩子出现的一系列心理情感障碍问题,有70%左右的家长表示会主动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家长们也普遍认为中医心理疗法对于儿童的心理状态评估,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团队深知密切情感牵系,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实施者是家长,因此在走访中小组成员也尽自己所能积极做到提醒在外面打工的家长多与留守儿童进行视频对话和情感沟通,哪怕两天就进行一个小时的视频对话,对于小学生来也是“最美的礼物”。心理健康问题始于封闭,终于交流。团队相信,只要父母积极主动地提高与留守儿童的日常交流次数,留守儿童的精神状态、心理态势和生活情绪就会有所舒缓和好转。

(2)走进留守儿童之家,让陪伴有温度

经过前期调研,当天下午,团队来到了位于王坟镇的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到,留守儿童之家是王坟镇多部门联动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以村为依托,为留守儿童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活动阵地。当地年轻的干部,志愿者都相继加入其中。通过定期开放“儿童之家”,组织游戏、运动等趣味活动,为留守儿童定期进行心理疏导。

(图为当地留守儿童的手工作品)

从门口的走廊到活动的教室,墙上贴满了留守儿童一次次的活动照片。有庆祝五一劳动节绘画作品、动漫人物绘画集、“树杈杈”手工作品展等等。

“老师会讲一些我们平时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会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到了儿童节还有好多文具可以领。”11岁的男孩洪洪对我们兴高采烈的讲到,他在这里学到了新知识,也交到了不少新朋友。“孙子以前很调皮,放假一回家就玩手机,连吃饭都顾不上。现在好了,在这里有很多好朋友,也能学到本领,比以前懂事多了”王奶奶对儿童之家也是赞不绝口。

(图为正在进行象棋与五子棋比赛的儿童)

团队当天下午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象棋比赛,这也是他们每个周末都会进行的一项活动。团队希望先从孩子们熟悉的活动入手,逐渐融入孩子们的世界。

在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后,我们开展了“树立目标,畅想未来”的主题活动,团队首先请孩子们到多媒体教室观看电影《狮子王》,希望孩子们能从辛巴成长的点点滴滴,体会到爱、责任和生命中的种种考验,以及亲情的伟大,父母的良苦用心。之后鼓励孩子们写一封信“我想成为怎样的人”,随机选取几封信进行分享,队员们也在一旁引导,鼓励孩子们进行读信的展示。最后,通过PPT展示,带孩子们了解各种不同的职业,并借助榜样的力量来影响他们的学习观和学习态度,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留守儿童之家的合影)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沿街走访和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的活动,我们真正深入了解了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也了解了留守儿童内心所需要的心理帮扶所在,他们需要有人去正确引导他们成长。希望通过小组故事分享及游戏互动,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弥补情感上的缺失。

二、积极面对“心理障碍”,开展中医文化进校园

经过了前期理论资料的准备和走访调研后,我们来到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青州市王坟中心学校,儿童情感的第一节课,团队从“互相了解”开始。先由团队开始介绍自己,再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从一开始的腼腆害羞,到最后的意犹未尽。随后开展情绪管理的课程,孩子们通过接收到的各种“感受”,形成一定的态度体验。学习如何通过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等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为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我们知道,留守儿童对亲情有着强烈的渴望,但即使他们非常想念父母,可能也不会表达出来。对此,在第二节课最后,我们以小组互动的方式,让每个同学讲述父母做过的令自己最感动的事,增强他们内心的情感支持的需求,让他们发掘自身的优势,“留守儿童” 并不是一个坏的标签, 也并不代表着没人关爱与关心的含义。让他们学会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改变自身的意识。

(图为成员为同学们讲解中医治疗的作用)

(图为学生们在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沙盘团体辅导)

随后,团队来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从团体心理沙盘入手开展活动。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沙盘的游戏规则,并让同学们凭靠自己的直觉自由挑选小模具,摆放在沙盘里,把自己的心中场景呈现出来。我们发现,每位同学心中想的场景都不一样,有的同学搭建了自己梦想中地高科技乐园,有的想建一个温馨的的小屋,有的想摆一个家庭的厨房……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沙盘中建造了一个个小世界。团队通过观察同学们摆放模具的过程和结果,运用之前学到的专业知识,了解同学们的内心活动。耐心的与同学们进行解析交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人际关系模式中是否存在矛盾和不愉快,并学会如何处理与改变这种矛盾与不愉快。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阶段中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仍然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关心、关爱与帮助。团队只是留守儿童心灵健康道路上的一点微光, 希望这几天的活动,可以在留守儿童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照亮他们“心”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

发布人:8515****    IP:101.229.15.***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