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解局“引江补汉”
2022-07-08 08:02  浏览:1191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22年7月7日

上午10时28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下达开工令

引江补汉工程正式开工

滚滚长江

经此流入汉江

在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

“国之重器”和“国之大事”间

打通了一条“生命补给线”

01

什么是“引江补汉”

引江补汉工程

是首个开工的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重大项目

工程实施后

将把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连接起来

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

增加中线一期工程北调水量

提高中线工程供水保证率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同时还将向汉江中下游补水

对提高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

改善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

具有重要作用

▼引江补汉工程示意图


引江补汉工程由输水总干线

和汉江影响河段综合整治工程组成

从三峡水库库区左岸龙潭溪取水

采用有压单洞自流输水

经湖北宜昌、襄阳、丹江口三市

终点位于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

汉江右岸安乐河口

全长194.8千米

可研批复静态总投资582.35亿元

设计施工总工期9年

工程多年平均引江水量39.0亿立方米

其中

向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补水24.9亿立方米

向汉江中下游补水6.1亿立方米

补充引汉济渭工程5.0亿立方米

工程输水线路沿线补水3亿立方米

工程供水范围包括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

汉江中下游(含清泉沟供水区)、

引汉济渭受水区

及工程输水线路沿线补水区

涉及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陕西

总面积24.3万平方公里

受益人口约16690万人

▼引江补汉工程受水区分布图


引江补汉工程连通了

三峡水库“大水缸”

和丹江口水库“大水盆”

实质上它连通了

长江、汉江流域与京津华北地区

是国家水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引江补汉一字之差,引江济汉工程是从长江 河段 至 高石碑镇兴隆河段,是 一期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之一,工程 全长约67.23千米,年平均输水37亿立方米,2010年3月开工,2014年9月26日正式通水。图为跨越长湖的引江济汉工程水道/傅鼎


02

为什么要引江补汉

众所周知

南水北调工程 是世界建设规模最大

供水规模最大

调水距离最长

受益人口最多的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韩自豪(请横屏观看)


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来

累计调水超540亿立方米

受益人口超过1.4亿人

发挥了巨大的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尤其中线一期工程

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

累计向北方调水近500亿立方米

向50多条河流生态补水70多亿立方米

受益人口7900多万人

“南水”的优良水质

深受受水区人民喜爱

极大缓解了受水区供用水矛盾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从河南焦作城区穿过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

雄安新区建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

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以及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

北方受水区需水量进一步增长

作为中线一期工程唯一水源地

丹江口水库水源

也需要持久保障

遇汉江持续偏枯年份

水源保障率偏低

可调水量有限

因此丹江口水库和汉江

迫切需要找寻一条“供水补给线”

▼丹江口水库


03

引江补汉难在哪里

规划久

自从1952年

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

提出“南水北调”宏伟构想

引南水、纾北困

就一直是“国之大事”

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先后几代人

为之付出心血和智慧

确定“近期引汉、远期引江”

▼ 毛主席视察黄河


▼ 南水北调工程终点——北京团城湖明渠,全长885米


2012年12月

国务院批复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

要求尽快启动

从长江干流引水补充汉江相关研究工作

引江补汉工程从此应运而生

2017年4月

水利部批复《引江补汉工程规划任务书》

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5·14”重要讲话

对南水北调后续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要审时度势、科学布局,

准确把握东线、中线、西线

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

统筹指导和推进后续工程建设。”

为包括引江补汉在内的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提供了基本遵循

▼ 南水北调东线第三级抽水泵站淮阴三站/缪宜江


2021年8月

《引江补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过水利部审查

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取得标志性进展

论证难

调水规模和总体布局是两大焦点难点

调水规模确定

涉及范围广、要素多、条件复杂

水源区要考虑

长江流域自然水资源条件

还要考虑

长江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

滇中城市群发展、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以及未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需求

以及引水后的诸多影响

工程受水区涉及

京津冀豫地区、关中地区、江汉平原等区域

要考虑

与受水区当地各类水源

以及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联合运用

▼ 引江补汉与各调水工程示意图


工程总体布局

综合考虑地形地质、取水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

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选

采用具有线路短、

全程自流引水、

不影响丹江口水库水质等优点的

引三峡水至丹江口坝下安乐河口方案

建设难

引江补汉工程区位于

我国第二阶梯到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

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区内分布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三峡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

▼ 三峡水库库区风景秀丽


工程全程采用深埋隧洞输水

是我国调水工程建设极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

工程单洞长度194.3千米

是我国在建的

长度最长的有压引调水隧洞

等效洞径10.2米

是我国在建的

洞径最大的长距离引调水隧洞

直径12米级TBM9台

是我国在建的

一次性投入超大直径TBM施工最多的隧洞

单洞洞挖总量近3000万立方米

是我国在建的

洞挖工程量最大的引调水隧洞

最大引水流量212立方米/秒

是我国在建的

引流量最大的长距离有压引调水隧洞

最大埋深1182米

埋深超过600米的洞段占45%

是我国在建的

综合难度最大的长距离引调水隧洞

▼ 引江补汉出水口示意图


这些意味着

引江补汉工程将面临

超长有压隧洞水力控制难

地下水处理难

断层破碎带穿越难

岩爆危害处理难

制造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工艺难

等诸多难题

04

数字孪生引江补汉

作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

引江补汉工程建设了

数字孪生引江补汉

▼ 数字孪生引江补汉(请横屏观看)


首先

通过三维设计

创建工程全专业三维几何模型

在此基础上赋予工程建造和运行信息

创建工程信息模型(BIM)

形成基础数据

然后

建立工程建造和运行过程仿真模型、

水力、结构、岩土计算等分析仿真模型

为工程建造和运行提供业务功能支持

之后

利用以上信息和模型

进行在线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评判工程状态

进行智慧化辅助决策并采取相应措施

实现数据与工程实体交互

最后

将以上各层次数据和功能融合

就能够形成

引江补汉数字孪生和智慧工程平台

数字孪生引江补汉

能够服务工程全生命期建设和管理

支撑工程数字化规划、

多专业协同设计及方案快速优化

保障施工安全与进度

实现工程精准化调度和智慧运维

因此它是

跨越工程建设、运营维护阶段的

一体化智慧工程

也是高起点、高定位、

多方协同的工作平台

▼ 参 数驱动的隧洞支护建模


长江汉江 碧水泱泱

世纪工程 联袂结网

引江补汉

她是一个延续

更是一个开始

历史交汇点上

让我们用奋斗

续写荣光!

更多引江补汉相关内容

请关注中国水利杂志

互动话题

关于引江补汉工程,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策划 |中国水利杂志新媒体部

文案 |车小磊

制图|王振航

制作 |熊璠 车小磊

校对 |李卢祎

审核 |轩玮

监制 |马加 赵洪涛

✉投稿入口


发布人:dfac****    IP:120.230.6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