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规定,残疾人持交管部门核发的残疾人专用通行证驾驶残疾人本人专用车辆,在本市各类非居住区停车场停放时,免收停车费。近年来,随着智能停车系统的普及,部分经营性停车场未能有效落实残疾人停车减免政策,不少残疾人车主被迫付费停车。记者近日从北京市顺义区检察院获悉,该院依托公益诉讼职能,推动破解数据壁垒,实现辖区内残疾人车辆“无感”免费通行。
2025年4月,顺义区检察院收到一条代表建议线索,称辖区部分经营性停车场因系统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残疾人车辆享受停车减免政策时存在实际困难。
接到线索后,检察官主动联系顺义区残疾人联合会了解情况,并与残联工作人员、残疾人志愿者一道,实地走访多个停车场。实地勘察结果证实,一些智能停车场由于系统无法识别残疾人车辆或无人值守,残疾人车主不得不付费停车。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实地走访为进一步固定公益损害事实,检察官自主创建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调取了停车场收费系统数据,与残疾人车辆信息进行碰撞比对,确认多家经营性停车场存在违规收费情形。“绝大部分违规情况都采用ETC方式直接扣费,反映出智能停车场系统未与残疾人信息库对接,导致减免政策无法自动执行。”办案人员介绍。
顺义区检察院随后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残联代表、行政机关及公益组织代表参与,共同研讨解决方案。听证员一致认为,行政机关应负起职责,整改停车场管理漏洞。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听证会随后,顺义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在确保残疾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维护残疾人群体的合法权益。行政机关立即启动整改,在区残联的支持下取得符合减免条件的残疾人书面同意,将车辆信息精准录入停车场管理系统。目前,顺义区全部95家经营性停车场均已实现残疾人车辆“无感”免费通行,停车系统可自动识别、自动减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整改后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整改后“感谢检察机关能关注到我们出行的小需求,最近去的几个停车场通行都很顺畅,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麻烦了。”一名残障志愿者给办案组发来感谢信息。
为防止问题反弹、形成长效治理机制,检察机关还与区残联联合设立“益心听”无障碍工作联络室,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政策监督等方面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推动助残服务持续优化。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艾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