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恺,字灼恒,生于2002年,现就读于山东科技大学,还不满20岁,却已在《青年文学家》《鸭绿江》《参花》《散文百家》等全国诸多刊物上发表诗作,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与钦佩。依年龄讲,子恺不过刚刚及冠,无论是在艺术或是人生旅途中,仍然有相当长的一段路需要走,自然,此时也不必以青年“作家”“诗人”“艺术家”等浮于表面的所谓荣誉称谓来自居,他自谦而低调,在这点上,我们看法基本统一。相较于对名利的渴望追逐,对文学的探索应该是更深层、更重要的。于是由段锡作此序,一为勉励,二为提醒。

诗歌艺术是现实基础上由想象构造而成的,反映到文学上,尤其是现代诗歌,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子恺的诗歌,是幻想借由文字躯体的重生,是具象与抽象的融合嬗变,所以下笔时往往着于梦和幻想,但实际上,幻想又是从现实中孕育的,故此,诗歌又被赋予了现实意义。

这本《云端之城的过客》选收了刘子恺近作44首,从这有些天马行空的题目也不难看出,这是一本充满了童真与稚气、理想与幻想相融的充满斑斓色彩的书。翻开书,就像走进一个缤纷的花园,一个个色彩迥异的梦就生长在这里,等待人们去采撷。从古至今,梦和幻想都是诗人永恒探索的主题,但无论再怎样充满色彩,甚至荒诞的描述,文学仍然是基于现实的物质基础上才产生的,我们所想象的美好也罢,都或多或少与现实重叠相融。所以,与其说沉迷于梦和幻想,倒不如说从中探索一些道理,获得一些慰藉。

子恺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我想他会做到问心无愧,在默默中去求索。子恺还年轻,在他面前铺满了一片金黄,望他在出版诗集《云端之城的过客》之后,总结前行,继续努力,有更多、更美、更好的诗歌涌现!(推文:李国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