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我市公民道德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商丘实践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良好社会环境,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对商丘籍在温州务工青年李学生的英勇事迹作出重要批示20周年之际,我市将在4月18日启动2025年“商丘好人”文化周系列活动。近日,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毕江远就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商丘好人”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现状。
答:近年来,商丘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深化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截至2024年年底,商丘16人次荣获全国及河南省道德模范或提名奖荣誉称号,4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78人入选河南好人榜,累计 83人次荣登“河南省乡村光荣榜”、355人次荣登“商丘市乡村光荣榜”。2万多名各级各类“商丘好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为商丘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问:2025年“商丘好人”文化周主要开展哪些活动?
答:今年“商丘好人”文化周系列活动的主题是“商丘好人 德润城乡”,有四个方面的活动内容。一是举办“商丘好人 德润城乡”行动启动仪式,二是举办“商丘好人 德润人心”商丘好人文化建设座谈会,三是开展“商丘好人 德润云端”全媒体宣传,四是组织“商丘好人 德润心灵”巡展巡演活动。
问:请问今年“商丘好人 德润城乡”行动启动仪式有哪些环节?
答:2025年“商丘好人”文化周系列活动中“商丘好人 德润城乡”行动启动仪式,定于2024年4月18日举办。
举办“商丘好人 德润城乡”行动启动仪式的目的是在全市开展商丘好人联乡入村行动,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计划从全市2万余名各级各类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乡村光荣榜”等先进典型中选择优秀代表,组建市、县、乡三级“商丘好人”宣讲队伍,联乡入村,深入4829个行政村(社区)开展“四讲”活动(讲理论政策、讲好人故事、讲文明新风、讲移风易俗),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汇聚中国式现代化商丘实践的精神力量。
问:近年来,我市持续发挥商丘好人、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善行义举频频出圈,好人现象不断涌现,正能量的社会氛围拉满,“好人之城”的城市名片愈发闪耀。请介绍一下商丘市在激励好人持续发挥作用,引领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
答:今年以来,商丘市凡人善举不断涌现,有跳入冰冷河中救人的夏邑县青年鲁召安;有在商丘古城轿车坠湖的生死瞬间,跳入湖中砸窗救人的市民李南京;有在帝和桥下勇救落水群众的李洪涛;有冲进着火村民家中奋力扑救的民权县程庄镇毕集村党支部书记石海常;有悄无声息给凌晨救援的消防员付餐费、加餐送饮料的夏邑县热心市民;还有第七次捐赠“李学生奖学金”的中国好人沈彬等善行义举无处不在,温暖全城。我市在激励好人持续发挥作用、引领公民道德建设上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建长效机制,规范教育管理。市委、市政府把“商丘好人”文化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探索出教育引导、推选、宣传、帮扶、回访和管理六大机制,保证“商丘好人”群体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创新传播载体,厚植好人文化。创新传播矩阵,在《商丘日报》、商丘广播电视台、商丘文明网等主流媒体,常态化报道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同时,通过举办“商丘好人”文化周、开展好人事迹巡展、拍摄微电影、开办“商丘好人”手机报等形式,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深入挖掘商丘历史文化,把伊尹“以民为本”、微子启“仁德礼让”这些典故转化为现代道德教育素材,还创作了电影《李学生》、话剧《生命状》等一系列文艺作品,不断丰富好人文化内涵。
三是发挥榜样力量,传递道德薪火。组建道德模范宣讲团,深入到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开展宣讲。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东亮,在英雄李学生的母校设立了志愿服务基地,启动“李学生奖学金”,成立了“商丘好人”志愿服务队和宣讲团。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黄伟带领水上义务救援队走进 3646所学校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受益学生296万余人次。“商丘好人”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播撒着道德的种子。
四是落实礼遇帮扶,弘扬好人风尚。率先启动“商丘好人”帮扶基金,成立帮扶协会,实现帮扶全覆盖。制作发放“商丘好人”证,落实免费理发、体检、参观景区等礼遇措施。2025年,全市共慰问帮扶912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典型,帮扶资金32万余元。近期我市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观看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活动,观影人数1900余人次,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商丘好人”的浓厚氛围。
今年“商丘好人”文化周系列活动启动后,全市将持续通过“商丘好人 德润城乡”行动将理论政策、好人故事、文明新风、文艺作品等带到乡村,带到群众身边,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提升城乡文化软实力,为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季哲)
来源:今日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