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破解“卡脖子”难题的计算机专家|高文
2025-04-13 08:15  浏览:502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编者按

2024年4月13日,“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举行,该奖项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高文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高文,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他致力于破解中国计算机领域“卡脖子”难题。


  2002年的一天,一艘中国货船正缓缓驶入欧洲某港口。集装箱里满载着当时物美价廉、风靡欧美的中国产DVD机。

  然而,就在船员们准备卸货的时候,当地海关官员却提出了一个让他们错愕不已的要求——请出示已经缴纳专利费的证据。

  这个“专利费”,指的是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的专利费用。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由于我国没有自己掌控的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出口到国外的DVD机,每台要向国外缴纳18美元的专利费用。高昂的专利费让国内DVD机生产厂商几乎没有利润,企业苦不堪言。

  此时,已经到了港口的中国货船,提出当场缴纳专利费,却遭到拒绝,同时还要支付更加高昂的海运滞仓费。最后,中国DVD企业只能把这些集装箱扔到了海里。

  这就是著名的“DVD专利案”,震动了当时中国的视频产业界。高昂的专利收费严重阻碍了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如何实现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自主化,成为当时国家发展的强烈需求。

  最终带领团队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的人,正是高文。

  多年来,从破解国外对中国视频编码技术标准的技术垄断,到求解人工智能发展领域的算力短缺,高文一直致力于破解计算机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高文

来源 | 新京报网

1

破解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垄断

  “DVD专利案”发生后,我国便成立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工作组,集合全国数十家单位集体攻关,高文担任组长。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编码技术标准新篇章就此开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高文

来源 | 科技日报

  “当时做这个标准就是为了解决我国数字电视企业‘卡脖子’的难题,让相关行业发展不再受制于人。”高文回忆。

  2006年初,高文来到北京大学成立数字媒体研究所,组织团队攻关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并主导完成第一代AVS标准的制定。

  在制定AVS标准的初始阶段,研究团队一直摸着石头过河,多次推翻技术方案。经过无数次计算、优化、仿真、迭代,夜以继日地研究,团队最终攻克了难关,先后推出了AVS系列标准,填补了中国数字编码标准领域的空白。

  2006年,AVS被颁布为国家标准。

2009年,AVS被国际电信联盟批准为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采用的三大视频编码格式标准之一。

2016年,AVS2被颁布为国家标准。

2018年,全球超高清联盟将AVS2采纳为国际标准。

2019年,我国率先发布面向8K超高清视频编码标准AVS3,开启了视频编码标准领先国际发展的新纪元。

  作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AVS最直接的效益是为我国节省了巨额的专利费,包含所有相关专利的AVS专利池只对每台设备收取1元人民币的专利费,且不再向运营商和最终用户收费。

  目前,AVS标准已经成为国际上三个主流标准之一,并获得了国内外众多主流音视频解码芯片厂商的支持。如今国内的数字电视机和机顶盒,几乎都要内置AVS解码功能,AVS以独特的方式进入市场、进入家庭。

  20多年来,高文带领团队让AVS在技术上完成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推动中国数字视频产业实现了从核心技术空白到国际领先的跨越,成为他科研生涯最重要的经历之一。

2

求解AI“算力之渴”

  近年来,全球迎来新一轮人工智能变革浪潮。作为计算机专家,高文将目光瞄准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卡脖子”难题——算力之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高文

来源 | 南方网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智能汽车,那么算力就是驱动它奔跑的汽油。唯有算力供给充足,人工智能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算力、数据和算法是构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三条腿。我们在算法上还是做得不错的,现在主要就是算力的问题。”高文说。

  当前,随着大模型产业井喷式发展,加剧了智能算力紧张的局面。高文曾坦言,算力一定要做到“规模化”,才有可能高效地训练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需要的大模型。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鹏城实验室是中央批准成立的网络通信领域新型科研机构。2018年起,高文担任鹏城实验室主任,负责牵头推进“中国算力网”的研发与建设。

  高文说:“要像建设电网一样建立一张算力网,既链接全国,又面向全球。”他希望能够实现让用户像用电一样使用算力,需要的话就可以购买,而且哪里的算力最便宜,就购买哪里的算力。

  为此,高文带领实验室团队,投入大量精力,取得丰硕成果: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即百亿亿次)人工智能算力平台“鹏城云脑Ⅱ”,已支撑近千个国产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任务与人工智能算法发布,成为我国重要的开放共享、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平台;“鹏城·脑海”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发布,实现“算力—数据—算法”全链条自主可控,并构建涵盖中文、英文及5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语种的多样化工具集,向全球开源开放。

  2022年,中国算力网一期工程智算网络正式上线,连接并管理了20多个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算力中心,汇聚算力规模逐步增加到5亿FLOPS,相当于每秒完成5万亿亿次计算。2023年12月,“中国算力网”香港城市节点正式成立,香港科学家可以背靠内地,使用更多算力开展科研。

  2024年4月13日,高文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他发表感言时表示:“这份殊荣是对我与团队的认可和鼓励,更属于全体为中国人工智能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推广作出贡献的全体科技工作者。”

  几十年专注于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高文,如今仍奋战在科研一线,正如他所说:“对于‘卡脖子’问题,我们还是要有信心去突破,科研成果都是人干出来的,别人能干出来,我们也一定能干出来,就是需要时间。我们一定要有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要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算力”[N].人民日报,2024-02-21.

[2]从跟跑、并跑到领跑——高文院士“破题”记[N].新华社,2019-07-29.

[3]高文:共享算力[[OL].央视《面对面》.2025-3-16.

[4]高文:对“卡脖子”技术,拿出一定要做出来的决心[[OL].新京报,2024-03-10.

[5]这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是“吵”出来的[N].科技日报, 2021-11-03.

[6]推开超高清世界的门——访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高文团队[N].中国教育报,2021-11-03.

[7]高文:大气方能成大器[OL].北京大学新闻网,2011-12-10.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


发布人:3fd1****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