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便签重述原文有四个标准“诠释、准确、清晰、致用”,其中的“准确”,指的是什么?根据百度汉语的释义,这里的准确主要指重述原文要符合原文片段原本就要表达的意思,没有解读偏差。
赵周老师曾经说过,当我们在拆书中出现分歧,出现理解歧义的时候,就需要回到书中,到书里去寻求答案,只有原书才是最标准和准确的。所以只有我们对原文片段理解准确了,重述才能确保准确。
但在现实的拆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理解偏差,要么是抓不住重点,要么关注点总是放到现象上,要么是解读错误......
举个例子,我在3-2评审实录的时候,曾有一名拆书家,拆解的是《影响力》中稀缺原理这个概念片段,要了解稀缺原理,你首先就得先理解什么是“稀缺”。稀缺通常分为自然稀缺和人为稀缺,本身就缺少的,我们称之为自然稀缺,例如石油对于中国;而由于人为原因产生的稀缺,我们则称之为人为稀缺,例如最后100件,售完即止。
拆书家的解读认为,稀缺只是满足个人的占有欲,而不具有实际价值,只是心理因素而已,那实际上是如此吗?有没有反例呢?
首先,自然稀缺-石油,就是一个反例;
其次,人为稀缺有没有反例呢?在很多年前,大导演吴宇森拍过一部电影《太平轮》,不知道大家还有印象吗?对于当时那些想要逃亡台湾的人来说,那张船票,是不是稀缺的?是不是有价值呢?
所以,这名拆书家的理解就是错误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来自于《结构思考力》中的一个片段“1分钟发言”。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我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是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尤其是年底了,谈年度总结,谈绩效,谈明年安排,又将和老板进行一场“恶战”。
怎么办?教你消灭上司的“不耐烦”!
真的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吗?
我每年都会给特别多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上课,经常听到他们向我抱怨说:“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我汇报工作时他总是会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先看片段的第一部分,拆书家在解读中,绝大多数会将解读方向放到“领导打断”,“领导的不耐烦”上,然后引出“1分钟发言”这个技能,用于解决被领导打断和领导不耐烦这个“问题”。
这样的解读真的“准确”吗?
领导的打断和不耐烦,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他现在没时间呢?有没有可能他现在正好闹肚子或是憋了一泡尿呢?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的因为看你不爽呢?或者领导正在处理其它重要事件,你不分场合的就跑进来巴拉巴拉的汇报呢?......
这些情况,是不是都有可能造成领导打断你,或者听着你说就不耐烦呢?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经常有很多企业的高管跟我抱怨说:“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找我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大家会发现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掌握你的观点。
我们在看第二部分的段落: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找我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掌握你的观点。”
有没有发现,在段落的第二部分,很清晰的表达了领导为什么会不耐烦,为什么会打断你,问题就在于“你的表达没有重点,沟通没有效率”,这个才是段落的核心问题,“1分钟发言”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而不是“不耐烦和打断”这个现象。
想想看,领导憋了一泡尿正要上厕所呢,你跑进来用“1分钟发言”这个技能很有效率的汇报,他就能耐心的听你讲了?
所以,准确的理解和解读,才是I便签重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