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用文字缝补人间千疮百孔
2023-10-07 13:58  浏览:533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到了“自我疗愈”四个字。在狭隘的小我世界里,我无法做到自我之外的缝补与修复,我能做到的是尽可能地修炼我自己,决不再给千疮百孔的人间添麻烦。

文字,只是一种工具。有人拿来振救世界,改变时代;有人拿来针砭社会,影响人类;有人拿来表达情怀,成就自我;如此种种,各得其所。作为普通老百姓,或者更直接一点,对于我这种业余创作者来说,文字顶多算得是一种记录,一种写实,是生活点点滴滴的汇集,偶尔还会在这些点滴里增加些调料,算是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这点生活之外的文字,便是悦己的一种补充,或者说是自我疗愈的药剂。

(一)

社会的纷敏复杂,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考验,在各种洗礼下,我们也随着这份复杂千疮百孔起来,谁又不是身心俱疲地一路走一路喘地活下去呢?前几天我的老领导在我的公号里给我打赏了,大手笔地动作,整整一百元,看得我一惊,赶紧发信息表达谢意。老领导说,没什么,就是鼓励你继续坚持下去。后面聊到阅读量的问题,老领导让我不要在意,慢慢来,自己写着开心就好,还特别建议可以发发朋友圈推广一下,可以增加些阅读量。

他的话正好戳到我的痛点。说实话,写文这事,我还是悄悄地写,不敢声张,更害怕领导同事知道,惟恐大家知道后说我不务正业。写文都是像个贼一样,哪里还敢发朋友圈。老领导一辈子十分傲气,又多才多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全然不在意。时不时在群里发几张收礼的照片,都是全国各地的朋友寄过来的特产;有时又是自己的书画作品;有时还有自家茶楼的产品,总之,想发什么比较随心。说实话,我是比较佩服,但学不来。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老领导早已退居二线,基本上到了万事不求人的地步,更没有人想要管到他,也管不着他了,当然可以怡然自得,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反观我自己,端人家的碗,服人家的管,不得不顾忌一下,毕竟人言可畏,只要有一个人挑你的毛病,唾沫星子都可以淹死人。何况朋友圈就像一个公共浴池,就像是脱光了给人看。曾经也发过寥寥几段文字,发之前也是经过精雕细刻,结果某天有个人跟我说,我懂你的心思,你不是在诗里面写出来了吗?边说边很有深意地一笑,那望向我的眼神里,透露出“我看穿了你,你就不要再抵赖了”的意味。我一阵愕然,只有苦笑,还能说什么呢?难道去解释他的理解不对?你发出来的文字,不就是给人揣磨的吗?言多必失,用在文字上也是同理。此后,我的朋友圈变成了三天可见,即使再发,也不会有我自己的文字。谨言慎行,不光在工作中,就算是网络上,也得遵照此理。

想起十多年前,我调入新单位,当时单位上的业务并不多,大多数同事都很清闲,早上九点打卡,下午四点半后可以下班,基本上下午办公室看不到什么人。如此轻松的环境让初来乍到的我下巴都快惊掉了。也许是习惯了,我依然是正常上班,哪怕没有一点事做,也会坚守在岗位上,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后来,我萌生了考证的想法,虽然是单位急需的资格证书,我也害怕别人说我不务正业,哪怕上班时发呆,我也没有一天把书带到办公室去复习,全部利用业余时间。挑灯夜战、周末闭门不出、长假独自在家备考,从报名起到考试通过,我没有占用过一分钟的工作时间。后来的法考也是如此。

回过头来一想,觉得自己特傻。你周围知道的人可能会相信,他们确实没看到过你在上班时复习,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没有人知道你是这么干的,他们只知道你是在上班期间复习备考的,他们会想当然地觉得你一定占用了工作时间。所以,这样的行为值得吗?把自己搞得那么累,收到的结果没什么两样,岂不是得不偿失?好像是这样。

这大半辈子,为了一个饭碗,我母亲当初希望的“铁饭碗”,活得十分憋屈。谨小慎微也好,胆小怕事也好,反正是没有活出自己,什么敢想敢说敢为,屁,活得像个孙子,什么都怕。唉,到了这个年纪,仍然是放不开,悲哀。说白了,还是怪自己没本事,要是不怕丢了这个饭碗,我谁都不伺候,什么也不必在意。一边感慨活着真累,一边乐此不疲地忙于演戏,把自己活成了假人,说假话说得面不改色心不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人都变得鬼精鬼精的,你哄我我哄你,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彼此还都心照不宣。有道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戏如人生,不必当真!最好是在嬉笑喧闹中游戏一场,常常错乱癫狂,偶尔人间清醒,如此就好。

(二)

如果要提到真正的文字,还得是那些永远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芒的伟大史篇,那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学巨著。远的不说,就说曹雪芹的一本《红楼梦》,且不说读者那是络绎不绝,就是潜心研究者至今仍是一波接一波,官方的,民间的,层出不穷。前不久重读红楼,因为对小说开篇浓墨重彩描写秦可卿的葬礼感到不解,在某个简友群里发此一问,结果被拉进了一个红楼群,进去才发现,这个群里好几百人,居然都是“曹粉”。基本上都在读原著或读相关书籍、抄原诗、写读书心得笔记,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想起年轻时候读红楼梦,关心的只宝黛之间的爱情,喜欢林黛玉的美貌,惊奇贾家的奢华生活,羡慕大观园里众姐妹赏花吟对的惬意。如今重读红楼,会加入更多思考与分析,会在意每个字词的表述,对作者的细致描写和刻画,会由衷地感叹,每一个小人物,哪怕是一片绿叶的描写,都是精致的,富有特色的。带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去重读,对于文字表面呈现的故事与奢华,不再那么关注,更多会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突出某人或某事的描写?是刻意为之,还是不经意间成就?从他所描写的人物关系,以及这些人际关系中透露出的人情冷暖来判断当时的社会礼仪与人们的行事规则。其实哪怕是一部小说,也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俗与特征。所以,文字这个工具,始终是有灵性的。写史纪实,更为真实地复刻过去,而文学作品,则更大地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或虚或实,总能窥视到一个时代的缩影。

因为时间有限,听书成了一种新需求,不但可以保护眼睛,还能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前段时间,选了莫言的短篇小说来听,一边听一边就感受到很深的时代烙印。一个人的文字,总是以所处时代为背景的,如果所反映的思想是为整个社会疗伤的,必定都是去除小我,成就大我的文字。它们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经久流传,就在于文字展现了时代,响应了需求,至少是完成了用文字缝补人间千疮百孔的基本使命。而这并非一般人所能承载!

后来又选了鲁迅的小说来听,说实话,鲁迅作品除了课本里学的,我其余并不曾读过。一直觉得鲁迅先生的笔像枪一样具有杀伤力,其文字的深刻让年轻浅薄的我轻意不敢阅读,害怕理解不来。过去,老师在课堂上评价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是定义为“檄文”,那就是充满斗志的讨伐宣言。这让我心里有些恐慌,不敢去读那些文字。如今,从声音里传过来的小说里的文字,它们仿佛被铅洗过一样,没有了那么多棱角和犀利,听来别有一种温情。像《社戏》中那份美好,那个夜晚,那个偷来煮着吃的罗汉豆,都是那样温暖,所以鲁迅先生说,“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哪怕是后来再听到孔乙己的悲惨人生时,也没有让我伤心落泪。一种像子弹一样的文字,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感觉到震憾和热血沸腾;而一片温情脉脉的文字,又会让我跟随着这份柔情变得柔软起来。

(三)

文字是有力量的,文字也是一盘营养大餐。这就是我们不仅享受阅读,也会传播倡议阅读的理由。生活的千疮百孔,哪怕是糟糕到极点,我们也能从那些美好的文字里汲取到养分,总能点缀和弥补一下混乱的人生。我想这就是文字给予我们的希望,给予我们的美好!

活在文字里,日子再苦也能咂出一丝甘甜。阅读,总能从文字里了解不同的人生,苦与乐,喜与悲,都是客观存在。你遇到的苦难,或者错过的美好,都是这人世间的真相,不必逃避,也不必苦闷,谁都不容易。这让我不禁想起某个同事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她说,姐,你说以后退休了干什么去呀。她苦恼的神情和语调,让我不是好笑,而是觉得奇怪。可做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我苦恼的是时间不够用。那会儿她跟我说这话时,我正在练习书法和画画,写文还只是零星而为,已然觉得忙不过来,何愁无事可做?这可能就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异吧。

如今,时光依旧,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了取舍。唯有跑步与文字,仍然留在我的生命里,而其他无法兼顾的喜好,就暂且告别吧,至少没有它们,我的生活不觉得有所缺失,而没有了文字,就像没有菜肴辅佐的大米饭,就失去了享受的感觉。

余生,最要珍惜的是生命与阅读,若跑步和文字能永远伴随左右,此生足矣。

(2023.10.6)

发布人:f27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