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健
“幸好‘诉事速办’服务通道直通法官,不用四处奔走也能快速领到执行款,解决了我们家的经济困难。”近日,一名申请执行人的父亲蒋某来到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向“诉事速办”服务通道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此前,被执行人在3年多时间未向蒋某支付赔偿金,蒋某通过“诉事速办”服务通道致电南昌中院。该院督察后,迅速拿出有力执行举措,经过多个途径联系上被执行人并开展一系列工作后,次日被执行人便向法院承诺,会尽快支付执行款。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两级法院(以下简称“南昌法院”)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开通了“诉事速办”服务通道,为群众提供咨询、预约、办事、投诉等直达式的司法服务,让司法便利群众、走近群众,让群众信任司法。“诉事速办”服务通道推行以来,赴法院信访人员减少了近三分之二,民商事案件一审息诉服判率同比上升了近30%。
江西省南昌市人大代表彭国昌(左一)在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咨询相关法律问题 供图 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疏通堵点 让沟通更畅
以前,对于法院工作,“电话难打通,法官找不到”是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南昌法院也不例外。2021年,南昌中院新一届党组,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化解该问题入手,找痛点,疏堵点,切实化解法官与群众沟通难问题。
2021年12月,南昌中院启动推行“诉事速办”。“诉事速办”服务通道使用专用固定电话和业务庭室工作移动电话,运用网络技术建立运行管理平台,确保当事人的各项来电来访诉求,在高效状态下直通法院各项业务、直达法院各个庭室、直连法院各位法官,为群众提供直达式的司法服务。
“‘诉事速办’服务通道的‘诉’是指群众的诉求、诉请和诉讼,‘事’是指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速’是马上就办的效率,‘办’是办就办好的效果。”南昌中院立案庭庭长段毅解释。
为确保“诉事速办”服务通道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南昌中院制定了《“诉事速办”接待群众工作规范》,明确规定接待群众要做到便捷高效,接听电话时要做到首接负责,接收材料时要做到一次告知。
为建立健全对“诉事速办”服务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南昌中院还先后出台了《“诉事速办”工作“四个不准”》《关于促进“诉事速办”高质量运行的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明确要求法官不得无故拒接当事人电话,确因工作未及时接听的,须在24小时内回复,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反馈、次次有着落”。
“我们推行‘诉事速办’,是让干警‘把来人当客人、把来电当急电、把来信当家信’,让群众的诉求、诉请和诉讼能够马上就办,真正做到‘电话打得通、法官找得到、诉求理得快、案件办得好、服务做得优’。”南昌中院副院长钟明强表示。
攻克难点 让质效更好
“我转错钱了,你们能帮帮我吗?”近日,家住北京市的郭某通过“诉事速办”电话,向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求助。
原来,郭某通过手机银行将13171元误转给黄某某后,又无法联系到对方。高新法院收到郭某邮寄过来的立案材料后,办案团队工作人员立即电话联系黄某某,于当晚添加了黄某某的微信。
工作人员通过“诉事速办”服务通道,将民事起诉状副本和证据副本以图片方式发给了黄某某。黄某某在看到案卷材料后,仍然半信半疑:“你真的是法院工作人员吗?这么晚还在加班?把你的工作证拍给我看一下?”
工作人员立即将工作证和法院过账款账户发送给黄某某,黄某某核验后,同意将钱款转回。半个小时后,相关钱款“物归原主”,郭先生的烦心事快速得到解决。这是南昌法院通过“诉事速办”服务通道,为群众化解的又一烦心事。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今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部署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和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后,南昌中院紧跟时代需求,在“诉事速办”服务通道中增设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及登记财产指标组等5条绿色通道,打通了市场主体与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测评小组直联的“最后一公里”。
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完善,从最初的一部0791—88512368人工服务专号起步,已发展成为以一部固话为基础、25部工作手机为主线的11条专业通道网络。群众不仅可以通过拨打电话直接联系法官,还可以在南昌中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留下相应诉求,从而真正实现诉讼服务“网上办、就近办、不见面、不求人”。
融接断点 让服务更优
“‘诉事速办’服务通道是为了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段毅看来,“诉事速办”服务通道不仅是听取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更是发现问题、堵住漏洞、完善机制、提升质效的一个重要抓手。
针对群众通过“诉事速办”服务通道反映的问题,如借由管辖问题相互推诿导致立案难、保全移送周期长、上诉移送慢等,南昌中院遵循“发现一个问题,堵住一个漏洞,完善一个机制”的工作思路,及时出台《关于在全市法院建立立案管辖协商机制的通知》《关于优化诉讼保全立案执行流程的通知》,并上线运行“上诉案件移送交办平台”,推动问题一个个解决。
针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形势,南昌中院创建“诉事速办”微办案机制,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借助手机和微信,采取一案一群模式,通过组建微信群组,实现诉讼环节在线运行。在3个多月时间内,南昌中院通过微办案模式办理案件948件,确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案件审理“不打烊”。
南昌中院还将“诉事速办”理念融入执法办案中,抽调20名青年法官组建5个审判团队,实行扁平化管理。团队负责人从新收一、二审民事案件和二审刑事案件中挑选简案,并在5个审判团队中随机分案,有力推动简案快办、繁案精办。2022年以来,5个审判团队共审结案件2933件,平均结案率94.89%,平均审理期限13.92天,办理案件数量占新收案件总数的52.1%。
“‘诉事速办’服务通道是我院全力打造的一个重要品牌。下一步,我们将对该服务通道进行可视化、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整体性提高‘诉事速办’服务群众、改进工作的能力水平,以‘诉事速办’高质量运行推动南昌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钟明强表示。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2年第21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07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