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最后一公里”怎么走?
2025-07-02 09:20  浏览:247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让检察建议可整改更见效

——从全国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评审交流活动看工作发展新要求



6月26日,2024年度全国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现场评审活动在江苏苏州举行。



全国人大代表褚锋、全国政协委员宋青以及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检察机关、新闻媒体的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等担任评委。

治理冻品走私、强化网约车禁毒、打击“劳务碰瓷”、整治“轻医美”乱象……6月26日,一年一度的全国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现场评审活动如期举行。聚焦民生关切、行业治理的16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同台竞技”,既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工作规范高效开展作出了示范,更为促进解决普遍性、倾向性、深层次治理问题给出了法治方案。

现场评审结束后,与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有关单位的部门负责人以及法学理论专家、司法实务人士与新闻媒体人士等,围绕一体抓实“三个管理”、高质效制发每一份检察建议进行座谈交流。

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

自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开展全国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评选以来,共评选出74份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这个评选活动不仅是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工作展示、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更记录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融入国家治理大局,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从“办理”到“办复”,不断推动更高层次、更深层面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

“优秀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是对检察机关法治智慧、治理智慧的双重考验。”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苏州港集团太仓鑫海港口开发有限公司门机班大班长褚锋格外关注检察建议助力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效果”。他说,检察建议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在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护文物、护航经济发展、保护粮食安全、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等方面都有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的实效。

“希望更加注重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充分利用大数据赋能,发现更多隐蔽在‘暗处’的治理问题”……交流中,大家为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治理”效能出谋划策。

在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方乐看来,一份出色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既要立足地域实际彰显本土特质,又要紧扣行业规律突出专业属性,实现因地制宜与精准施策的有机统一。“检察机关要做实检察建议制发后的‘后半篇文章’,及时把‘标本兼治、更重治本’的优势转化为法治改革、法治创新发展的推力。”

不仅要高质效办理

也要高质效管理



与会人员围绕一体抓实“三个管理”,高质效制发每一个检察建议进行座谈交流。

如何统筹“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用科学管理不断提升检察建议质效,是此次座谈的热议话题之一。

紧盯工程运输车治理,向三个职能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全市涉工程运输车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3.1%;针对外卖骑手权益保障问题,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外卖骑手职业伤害保险在苏州全面落地……江苏省苏州市检察院近年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两个案例引起广泛关注。

苏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韩震龙介绍,苏州市检察机关实行检察建议案件化办理,通过建立业务部门初审、法律政策研究部门复审、检委会终审三重把关机制,着力提升文书质量,并不断优化现场走访、抽档查看、第三方监测等14种跟踪督促整改落实的方式,切实让治理“痛点”变“通点”。

与会人员还建议,要加强对检察建议制发规模、结构比例、采纳落实等关键数据的分析研判,坚决杜绝重复制发、凑数制发、违规制发等问题。

为社会治理问题整改

画出“责任图谱”

“实践中,有的检察建议还停留在浅层次问题,局限于解决局部问题”“有的地方依然存在‘重制发轻督促落实’的问题,影响了检察建议的实际效果”……来自基层检察院的干警抓住机会,提出基层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在落实层面存在的瓶颈。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苏州市委会副主委、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宋青对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有切身感受。她认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为社会治理问题整改画出了清晰的“责任图谱”,需要党委、人大、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更多力量加入这场法治“接力”,让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这颗“种子”在法治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赵文胜介绍说,东城区检察院强化跟踪了解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对有具体问题、具体整改措施的,限时整改落实;对不易在短期内有整改成效的,定期开展“回头看”,和被建议单位构建常态化数据双向移转和沟通协作机制,真正把检察办案的“经验法则”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善治规则”。

“可推广性是判断一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标准。但可推广性并不代表同质化,更不等同于大而空、万物皆可用的‘套路’,而是针对同类社会治理问题真正提供破题、解题、答题的范式和路径,带动更大范围、更多力量投入深度治理、全面治理,最大限度实现检察建议的落地成效。”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坤表示。

“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甚至解决不易被发现的隐性问题。”法制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陈建国呼吁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挖掘好、利用好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普法价值,讲好检察建议守护民生福祉故事,并建议加强检察建议理论研究,深化规律性研究,助力构建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刘亭亭 黄芹 图片:虞开明)


发布人:0eac****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