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很多人对房屋抗震缺乏认识,但是对于地震,一定不陌生。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给很多人留下刻苦铭心的印象。地震过后,有些房屋只是出现少许裂缝,而有些房屋完全倒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房屋的抗震能力不同,遇到地震,具有抗震能力房屋结构能够承受地震带来的震动和摇晃。
房屋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房屋抗震能力,但是我国存在很多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尤其是农村自建房,在建造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考虑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房屋在装修(拆墙)、改变用途的时候,以及出现火灾、水灾等灾害后,都有可能改变房屋抗震性能,一旦发生地震,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房屋抗震鉴定适用于正在使用中的房屋拟作改造的房屋的抗震能力评定。
结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1、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所建造的结构安全适用,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满足各种预期的功能要求,并且要经济合理。故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2、结构的可靠度是工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由于影响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存在着不定性,如荷载、材料性能等的变异、质量差异等。因为这些影响因素是随机的,所以工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只能用概率度量。
3、结构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概率;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失效概率。失效概率越小,可靠度越大。
为了更好的进行房屋可靠性鉴定,我们要充分了解结构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