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大厅的座椅上,便坐满了等待就诊的人们。
随着第一位患者的到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肾脏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杨莉开始了认真细致的问诊。她耐心地倾听着患者的讲述,不时在病历上记录着关键信息。
“你的情况从目前来看有这些方面需要注意……”杨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医学知识传达给患者。
“作为一名医生,能够治愈患者,是我最大的幸福。”杨莉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从医这么多年以来,每一个康复的身影,每一个感激的眼神,都成为她前行道路上最坚实的动力。
救治之坚,铸就生命奇迹
在杨莉的印象中,医治一名女性患者的故事让她难以忘记。那是2004年,一名产后溶血性尿毒症患者从外地转入北大医院肾内科。当时,那名患者年仅28岁,多器官衰竭,病情危重,家属一度想放弃治疗。
在杨莉心中,救死扶伤是天职,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决不能放弃。“如果你们还相信我,咱们再试试,咱们再坚持一下好吗?我觉得还有希望。” 杨莉劝说家属要坚持治疗才会有希望、有奇迹。在随后的三个月里,杨莉和专家研讨、全院会诊、改变治疗方案……她仔细研究国内外相关病例资料,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思路;她与护理团队紧密合作,精心调整患者的护理方案。最终,患者奇迹般康复。出院时,患者送给杨莉一幅绣好的“小天使”十字绣。在这幅十字绣里,杨莉看见了生命的奇迹与爱的力量。
类似这样奇迹般恢复健康的病例,在杨莉的记忆中有很多,用她的话来说,自己从未忘记学医的初心,始终以真实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名患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症状,仔细研究每一份病历。用大爱之心去呵护每一名患者,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
担当之笃,共筑健康中国
杨莉的学医之路,是一条漫长又艰辛的道路。
1991年,杨莉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以年级排名第一的成绩保送到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大医学部),也顺利实现了她成为一名医生的理想。
“学无止境,医学就是一门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杨莉告诉记者,自己在读博士的时候,一直跟随被誉为“中国肾脏病之母”的王海燕教授。在王教授的引领下,她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磨砺自己的医术,之后又进入美国哈佛医学院留学。在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涯中,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努力探索医学前沿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莉的努力换来丰硕成果,发现肾小管上皮在损伤后出现细胞周期障碍进而启动纤维化,为急性肾损伤的修复机制和治疗研究开创全新领域,研究文章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Medicine》。
在科研的征程上,每一个新的发现都只是迈向更高目标的一个台阶。杨莉没有因眼前的成就而停下脚步,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执着的信念,继续在医学的海洋中奋力前行。2010年,杨莉完成学业回国后,继续开展急性肾损伤临床防治和发病机制研究。
2014年,她牵头组建中国急性肾损伤研究协作组,在全国开展急性肾损伤流行病学调查,并针对中国临床监测不足、药物性肾损伤发病率高的特点,提出适合中国的急性肾损伤修订标准,被纳入国际新的疾病分类诊断标准并应用于临床,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Lancet》。
此后的10年间,杨莉带领团队基于中国患者群体以及临床实践,创建了急性肾损伤预警与辅助诊疗系统,可以快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且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和诊断急性肾损伤患者、为临床医生提供标准化的诊疗路径。
探索之勇,开创全新领域
回顾20多年从医之路,杨莉感慨万千。她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更见证了急性肾损伤研究的不断发展。“每一点进步,都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更加努力地为患者服务,为推动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杨莉说。
自2016年担任北大医院科研副院长,2019年兼任肾内科主任,2022年担任北大医院教学副院长,2023年兼任北京大学肾脏病学系主任,杨莉感觉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更加重大。
开拓视野,创新机制,搭平台、建学科、培养人,这是杨莉作为医院和学科管理者始终秉持的理念与使命。杨莉不仅为年轻医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机会,还鼓励年轻医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水平。
“只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学人才,才能为中国医学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杨莉说,同时她希望借鉴国际先进的研究经验和技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创新性的研究项目。通过合作,共同探索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全球医学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研究。顶天,即要站在国际的前沿,突破急性肾损伤领域的壁垒;立地,是要聚焦中国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实践,推进诊疗能力的全面快速提升。我会继续深入钻研,携手中国肾脏病领域的同行们,共同致力于提升中国急性肾损伤的诊疗水平,为健康中国发挥自己的一份应有的力量。” 谈及未来发展,杨莉的眼神无比的坚定。
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致敬每一位奋斗者!
2025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来 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编辑/刘斌
审签/明芳
监制/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