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索菲亚总工张挺:定制之都背后是数字化的变革
2022-01-28 18:56  浏览:428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自2019年1月,广州市政协委员、索菲亚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会长张挺在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打造广州“全球定制之都”新名片》的提案,之后几年,他坚持为定制产业呼喊发声。2019年12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李勇总干事为广州颁授“全球定制之都”案例城市荣誉称号。

 

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1月23日至26日召开,这一次张挺提交了两份建议,聚焦的是“定制之都”的幕后——数字化。“定制之都的背后就是数字化的变革,只有通过数字化的赋能,广州传统产业才能加快迈向价值链高端。”张挺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事实上,广州具有发展规模化个性定制产业的良好基础,定制家居产业发展全国领先。广州及周边城市集聚了上下游企业1000余家,初步形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定制家居产业集聚地,拥有4家定制家居上市企业,业内流传“家居定制看中国,中国定制看广州”的佳话。

定制产业快速发展背后依托的是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化的良好基础。2021年,广州全市预计全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5857亿元,同比增长18.3%。截至2020年末,全市已建成5G基站4.8万座,标识解析顶级节点接入23个二级节点,注册量超过 32.9亿个。

张挺分析,尽管信息基础扎实,但要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以定制家居行业为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不足。首先,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存在偏差,很多企业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认为数字化只是对数据和技术的简单利用。

其次,企业数据资源的积累不足,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数据,有些传统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产品数据、运营数据还停留在纸质文档记录阶段,亟待提升数据采集、存储的能力。

再次,数字化转型人才的缺失,数字化转型的根本是企业战略的转型升级。而巨大的人才缺口加上弱于互联网行业的吸引力,使得传统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找不到、招不起、留不住”的人才困境。

从国家到地方都加大了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力度,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广州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指出数字经济发展应当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数据资源价值化,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面对个性化需求,传统产业非常吃力,数字化是转型的关键一环,只有实现数字化才能规模化生产、满足个性化需求。”

他对广州市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出四个方面建议:

一、建立数字化转型升级专项基金,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中小企业很难投入,建议建立数字化转型基金,设立低息或者无息贷款,专款专用,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二、加大人才培养及引进,解决人才供给。核心的技术人员招聘较难,工资要求非常高,对周边环境要求较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建议高校加大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增加人才供给。根据不同阶段人才需求,设置不同的吸引外部人才的政策。

三、培育示范企业,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龙头企业是推动中小企业聚集、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的主导力量,具有竞争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既是区域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外部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自我发展速度,规模不断扩张,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带动行业发展,壮大行业,市里形成较为显著的产业聚集态势和产业集群效应。

四、加强针对数字化转型共性解决方案的研发。针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共性问题,研发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及标准。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形成更多有创新性的共性技术解决方案及标准。制定解决方案库和资源图谱,通过开展线上培训等形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

发布人:9c76****    IP:61.145.6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