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岁的刘双是中共党员,学生时代曾经是济南体校的一名射击运动员,三年的体校生活让刘双收获不小。结婚以后她就进入工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
12年里以路为家
2010年,孩子大了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双成为章丘海洋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成为一名道路清扫车的驾驶员。到现在她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了12年的时间。12年来,她以路为家、以车为伴,春扫尘沙、夏战高温、秋清落叶、冬除冰雪,以“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勇毅、“不爱红妆爱武装”的执着,用巾帼风姿书写出属于她的“马路情怀”。先后获得“章丘工匠”“济南市三八红旗手”“齐鲁最美环卫职工”等荣誉。
刚干这个工作时刘双很快熟悉车辆设备性能,熟记道路保洁标准,虚心向老同志请教清扫技巧,独自开车上路作业。从那时起,起早摊黑、灰头土脸、两头不见太阳的日子便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刘双与众不同的作息时间
干道路清扫这个工作没有周末,没休息日。刘双的作息时间和普通人也不一样,12年来他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每天凌晨1点半闹钟就响了,起床以后就会带着夜色来到工作岗位上。她上岗之前都要例行检查车辆安全情况、调试设备功能,保证万无一失。然后再驾驶车辆赶到作业路段,刘双之所以起这么早是有原因的,干环卫工作路上不能有太多行人,要不然影响效率。他半夜起来清扫马路很少有行人,这样干起活来特别快。如果像正常人那样起床,上班人多就不利于她们清扫。
当我们正常人上班时,刘双和同事们已经将马路清扫的一干二净。刘双当驾驶员一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常常累得腰酸背痛、肢体麻木。刚开始干的第一个月,由于早出晚归、吃饭不定时,加之车少任务重,她清秀、白晰的脸庞明显黑了、瘦了。
家人支持让她暗下决心
令刘双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第一年参加刚工作没多久,有天晚上她刚下班回到家中准备休息下,却突然接到单位的紧急任务,她所在作业路段由于渣土撒漏,急需清扫车对大面积污染路面进行清理。刚端上餐桌的饭还没吃一口,她就急忙赶到事发路段,和同事们一起投入到紧张忙碌的清扫工作中,这一干就是3个小时。半夜回家时,家里人都已经睡了。像这样的日子,12年来她已不记得发生了多少回。
刘双感慨的对环卫科技网说:“环卫环卫,活脏活累。整年不休,加班常事”。由于平常工作忙碌,家里家外的事她几乎照顾不上。看孩子、照顾老人、做家务全部由丈夫一个人承担下来。在遇到工作上的不如意,有想放弃这份工作的念头时,丈夫常常给予安慰,并为她加油鼓劲:“家里的事你不用管,啥事由我,你只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对得起当初的选择就可以了”。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她暗下决心,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尊重它、热爱它、干好它。
章丘创城有刘双的贡献
2012年章丘创卫期间,刘双的工作量特别大,她和同事们驾驶“战车”穿行街道、日夜奋战。面对日常作业与创建要求相差甚远的实际,为提高道路保洁质量,她和同事们一道学习创建标准、制定清扫流程、创新作业方式,并不厌其烦的一遍遍亲自上车实验。经她反复实践探索出的“机扫车每小时时速不高8公里”“一洒二扫三洗四冲”等作业方法,在机械清扫队伍中全面推广开来,极大提升了路面洁净度。
2014年11月刘双升官了,由原来的一名清扫车驾驶员升为机扫大队大队长,从一名普通的清扫车驾驶员,变成了管理30余台作业车辆的“车管家”。这30台车需要负责章丘城区1200多万平方米的道路保洁任务,为此,她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作业人员管理规定》《洒水作业操作规程》等8项规章制度。同时,在多次实践中,她创新推行洒水、机扫、机洗、抑尘、护栏清洗“组团联动式”保洁模式,实现一次保洁彻底,避免重复作业,道路机械化保洁效果实现了质的提升。
在工作中为解决人行道、路牙石等保洁不到位问题,她一边查看道路,一边琢磨车辆,探索出在洒水车安装水管辅以人工冲洗模式。这种作业方式既能有效清理路面积尘,又消除了机械保洁盲区,真正达到路无扬尘、路见本色。
应急救援身先士卒
还有一件事情让刘双记忆犹新,2016年5月22日,在济南经十东路章丘段,一辆装有22吨液化气的罐车侧翻后起火,急需供水增援。接到任务后,怀孕5个月的她,立即组织5台水车赶赴现场,为战斗在前沿的消防队员不间断供水。灭火救援期间,她调度车辆、接管供水、忙碌穿梭。累了就在车上眯一会,饿了就吃方便面。61个小时里她吃住都在现场。直到大火扑灭后,她又拖着疲倦的身躯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
巾帼不让须眉,平凡铸就伟大。这些年来,她始终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扎根环卫、倾情奉献,扫去一路尘埃,留下满地芬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