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托管机构作为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环境之一,多年来承接着放学后、回家前这个时间段的衔接照管,担负着临时老师、临时父母的角色,在各个地方都大量存在。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学科培训机构被团灭,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校外托管机构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孩子不能上培训班了,家长过去的这笔开支省下来以后,相当一部分还是要寻找出口,在哪些其它方面为孩子成长花钱呢?校外托管机构成为选项之一;
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家长送孩子到托管班的意识增强,过去很多爷爷奶奶和父母照管的孩子,先是送到校内参加课后服务,让家长倍感轻松。然而,好景不长,一些家长认识到课后服务存在时长不够、内容单调、质量一般等短板,或者一些学校因为老师意愿不高等原因停止课后服务,而家长们又不想回到自己管孩子的状态,于是,校外托管机构成为很多家长的首选。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托管机构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然而,学校附近大量的校外托管机构涌现,也给家长们带来“选择综合征”,不知道如何给孩子选择托管班,不知道报了托管班以后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就像给孩子报名作文培训班能提高写作能力、给孩子报名奥数培训班能提高奥数计算能力,给孩子报名校外托管班,能给孩子带来什么?这个问题,不光有些家长不明白,甚至一些校外托管机构自己都搞不懂。其实,这涉及到校外托管机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育人目标的确立。
在校外托管的初级阶段,接送、吃饭、写作业,是服务内容的“老三篇”,被人们戏称为“接接孩子吃个饭、写完作业就滚蛋”。迄今为止,有些托管机构仍然停留在这个阶段,难怪家长们对这样的校外托管不放心。各个行业的服务都在不断升级,家长们对教育机构包括托管机构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只有特色鲜明、定位精准的托管机构,才能受到家长青睐。成立于2011年12月28日的中国托管教育联盟,经过十多年的沉淀,推出了中托盟托管这一品牌,他们明确提出自己的定位:课堂教知识,课后提能力;课堂是理论,课后是实践。中托盟文化中,进一步阐述了他们的教育特色——中托盟理念:让孩子做有能力的人;中托盟特色:动手、动脑、动心;中托盟学员口号:中托盟,一定能;中托盟广告语:放学后到中托盟,心想事成;中托盟团队追求:做高能孩子的圆梦人;中托盟托管课程:少儿手工实践课,少儿科学小实验;中托盟育人目标:动手能力更强,思维能力更好,专注能力更细,学习能力更优。
长期以来,教育领域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导致孩子们动手能力差,就业能力差,即便找到工作了也很难创造价值。中托盟托管瞅准这一痛点,着力补齐这一教育短板,提出让孩子做有能力的人。好的托管机构,不是单纯在功课、学业上下功夫,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而是一定要有教育功能,能够做到学校和家庭做不到的事情,起到互补作用,把孩子的能力提起来。我们希望这样的校外托管,成就更多孩子,造福更多家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