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为提升社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让大家在有爱、祥和的氛围中欢度元宵佳节,海东社区在“党建微+”开展了迎元宵包汤圆活动。
活动开始后,大家一起动手和面、和馅、搓元宵、煮元宵。当热气腾腾的元宵出锅时,大人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品尝着自己制作的元宵,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汤圆包好后社区两委成员、党员代表,给社区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送去了刚刚包好的元宵、同时也送去了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并提醒老人家在寒冷的冬天要注意保暖,保重身体,希望他们健康长寿。
社区表示今后要充分发挥“党建微+”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社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各项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后记
“党建微+”是上马街道为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而打造的多元化服务阵地,其功能定位有五个方面。
“党建微+”加阵地 打造基层党务“样板间”
“党建微+”将日常办公、档案管理、宣传展示、学习教育等功能进行整合,体现创新性、专业性、规范性,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除配备基本的办公设施,在党旗、党建制度、党建活动、组织设置、工作目标等制度上墙的同时,还增设“党建书吧”,订阅党建杂志报刊,购置党史、抗战史、伟人传记等书籍,方便党员同志自我学习。同时建立“党建谈心角”,作为党员交流思想、发挥模范作用的有效阵地和村民表达诉求、收集民意和化解矛盾的阵地。
“党建微+”加学习 打造党性教育“根据地”
把党员团结到“党建微+”周围,定期开展主题党日和专题教育活动,为新老党员搭建沟通、教育、学习平台。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组织生活,确保党组织活动规范化、经常化;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互评、群众测评、支部总评,评选出支部满意、群众满意的最美党员。
明确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强化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建设,建立阳光党务,及时规范有序地向党员群众公示,使党员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确保决策民主、过程透明、结果公正。
“党建微+”加治理 打造有事商量“议事堂”
搭建起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党员群众在这里,将邻居当家人、把社区事当自家事,携手解决各类社区治理难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社区的内在活力。同时,居民们在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彼此变得更加熟悉、更有归属感。成立党员中心户,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每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打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有事上门调和、无事串门聊天的形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民愿,用老百姓的“法儿”,处理老百姓的“事儿”。
“党建微+”加文化 打造党群一家“连心坊”
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传递文明风尚,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居民之家。
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建设互促互进,相得益彰,主动创新文化载体,不断提升居民素质;通过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极大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把文化种入居民心田。
“党建微+”加服务 打造暖心惠民“服务站”
牢牢把握“服务”的鲜明主题,以“党建微+”为载体,建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元化服务需求。建立老龄党员关爱机制,健全60周岁以上老党员台账。建立一对一困难帮扶机制,为行动不便老党员上门送餐。“七一”、春节时,入户慰问困难老党员。建立高效办事服务体系,落实首问负责、服务承诺等制度,打造“社区服务零距离、服务流程无障碍”的工作运行机制,让党建特色品牌在社区建设中绽放出文明之花、和谐之美,增进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