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偶然看到弹指一挥间,先是想到了《武林外传》里佟掌柜说“十年,弹指一挥间”。
于是开始想查查这句话的出处,就查到了这句话取自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我原以为这句话应是古代的诗词,没想到居然出自近代。
但是想不通诗人是如何想到用“弹指一挥”来形容时间流逝之快。便进行了溯源。很快就查到“弹指”的来源:佛教《僧只律》里记载: “刹那者为一念, 二十念为一瞬, 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 二十罗预为一须臾, 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溯源到这基本结束了。但是闲得发慌的我,看到这几个单位之间都是整倍数,还想算算他们之间的兑换关系。
然后得出以下结论:一日一夜=24h=30*须臾=600*罗预=12000*弹指=240000*瞬=4800000*念=4800000*刹那
得:须臾=0.8h=48min;罗预=2.4 min ; 弹指= 7.2s;瞬=0.36s;念=0.018s=刹那
忽然间,对语文的用词理解好像又精准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