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不折不扣的支柱型产业,也是民生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半个世纪的“爬坡”过程中,国内汽车产业从未到有,从弱小到壮大,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科技革新浪潮,使得整体制造品质已有追赶世界一流之势。其中,发展近58年的江汽集团,便是国产汽车产业造车品质进阶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以创新为“基石”,不断开拓产业新格局
江汽集团58年的创业经验表明,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通过掌握自主核心科技,建立起独有的汽车研发制造体系,进而实现对汽车产业整体发展面貌的持续刷新。
△1990年,第一台客车专用底盘试制成功
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身处艰苦简陋的工作环境,老一辈江淮人几乎用最简单的工具,通过一次次的技术摸索、一点点的纯手工打造,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客车专用底盘。它不仅是江汽集团发展史上的重大节点,更弥补了当时我国在客车专用底盘领域的空缺,改写了中国客车底盘由货车底盘改装的历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续的发展,也印证了江汽集团给国产汽车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1995年,江淮的客车专用底盘销量已经登顶全国。2003年,JAC客车专用底盘销量实现“八连冠”,40%的市场占有率有力地捍卫了JAC“底盘王国”的市场地位,被誉为“中国中轻型客车专用底盘的博物馆”。2003年江汽集团的客车专用底盘更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最有影响的50款产品之一。
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江汽集团还建立了自有发动机品牌“锐捷特”,致力于研发国产先进动力,自2009年起10年共10款发动机荣膺“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为民族汽车制造提供了强大引擎。此外,江汽集团还通过自研6DCT变速箱,造就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个批量市场化的自动变速箱产品,打破了合资品牌对中国汽车市场自动变速箱技术的垄断,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说,在58年的创业征程中,江汽集团在科技创新领域一往无前,对扭转国内汽车产业低端落后的发展局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合作为“利刃”,不断提升造车品质
迈入新发展阶段以后,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的一种主流趋势,不少车企虽然相互竞争,但也在技术方面相互合作,形成了“强强联手”的发展局面。江汽集团便是如此,通过与大众、蔚来展开合资合作,迈上了品质造车进阶路,为国产汽车产业的整体制造品质升级带来了更多助力。
作为德系制造的标杆企业,大众一直是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品质进阶的先驱。自2015年与大众达成合资合作起,江汽集团便开启了全面对标大众的发展之路,2020年随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大众对江淮自主体系的赋能也在各个领域全面体现。在产品品质上,江汽集团坚持对标德国VDA质量标准,进一步吸收大众汽车造车经验,从各个层面反哺江淮自主,形成良性的有益循环。在企业管理上,江汽集团学习和借鉴大众汽车在高效发动机、车身轻量化、平台开发、先进工艺等方面拥有的成熟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多年以来的对标行动,江汽集团在整车品质方面有了极大升级,其中在2021年更是推出“MIS皓学架构”这个集大成技术成果,既拥有媲美德系制造的卓越性能,又具备更加卓越的智能科技基因。
△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全铝智能生产线
不仅如此,江汽集团在强化制造品质的过程当中,还在不断探索新的道路和新的模式,例如与蔚来的合资合作,开创了高端制造、高端产品、高端品牌的发展新模式。2016年,江汽集团与蔚来联合打造了世界级智造工厂——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拥有国内首条高端全铝车身生产线,实现了喷涂无人化、冲压生产无人化,焊装整体自动化率达到97.5%,智能程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此过程中,双方工程技术人员还共同攻克了包括热融自攻铆接、自冲铆接、铝点焊等在内的7种连接工艺难题,相继生产出的高性能电动SUV蔚来ES8、ES6两款产品,填补了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空白。通过此次合作,江汽集团与蔚来共同开创了汽车产业转型“互联网+智造”模式较为成功的案例。
对于国产汽车产业而言,整体品质升级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行动,需要每一家自主品牌车企的鼎力支持。身为自主品牌车企的核心力量,江汽集团正借由“左手大众”“右手蔚来”的共同赋能,同时依托不断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扎实推进质量提升行动,为国产汽车品质迈上世界一流水平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