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愈加强烈。越来越多中国品牌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保留优秀文化精髓的同时,也不断用创新技术、创新品质来丰富其品牌内涵,展现自身品牌活力。
世茂集团苏沪地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蒋立丰
近日,世茂集团苏沪地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蒋立丰表示,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东方胤社’作为世茂集团苏沪地区公司首创的文化品牌,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的传播方式、教育方式相结合,让更多人接受和喜爱传统文化。
作为一个由苏沪世茂首创的文化品牌,“东方胤社”在成立之初便引发了文化领域的高度关注与积极襄助。其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将文化融入世茂的品牌基因。
苏沪世茂邀请了国际内外众多艺术学者、建筑设计师、非遗传人等共同参与,将他们的工件、技法和文化与苏沪世茂的建筑作品相结合,让每一住户甚至是参观者都能感受到“沉浸式”的艺术氛围。
并且,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苏沪世茂更加注重对青少年的文化自信的培养。青少年是最纯粹的群体,苏沪世茂结合苏沪地域内等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内容,将西方的教育模式STEM和民族艺术文化进行有机融合,最终形成了国内第一个“非遗传承”主题+“STEM科学探索”模式的标准化课程《非遗故事》。
蒋立丰坦言,打造东方胤社,苏沪世茂一方面希望能够给更多的学生、青少年传播传统文化;另外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在公司产品上能有更多的文化注入。“我们并不是冲着商业目的去投入文化,但这种文化氛围和内核客观上会带来商业上的成功,进而又会促进公司在文化上的投入,这是一个正向循环”,蒋立丰说道。
对于东方胤社这一“非典型”的文化组织,有媒体向蒋立丰发问:很多企业和社会组织都在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复兴,东方胤社作为一家房地产企业成立的组织,它在文化传承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和优势呢?
蒋立丰答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们是做房地产的企业,宅子也许是除了家人之外,陪伴一个人最久的东西,这也意味着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载体,我们可以在住宅里提前去融入我们中国文化精髓的东西。”
昆曲、苏州园林和敦煌艺术,既可以让我们暂时忘却地产行业当下近乎残酷的竞争,忽略新周期下尚未明朗的行业发展方向,但同时,或许正是在这样一个旧有模式、格局加速被颠覆的时代,文化对于地产企业、行业发展有着超乎以往的意义。
地产企业在建造建筑时,可以说也是在建设一种人文环境,既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底蕴与修养,也能反映出这个社会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地产企业也需要在商业目标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平衡模式。
长久以来,也许行业需要廓清一个迷思,即文化和地产是两个相互割裂的主体,这种认识往往会陷入两个极端,或是文化沦落为服务于商业目标的角色,或是以“在商只言商”的态度与文化绝缘。以地产为基础和载体,将文化作为目的而非手段,把文化置于应有的地位,或许才是二者应有的关系。
当“诗意地栖居”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向往的居住意境,当人们在物质生活之外更多地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建筑,由于其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可留存性,也担负起了文化传承的使命。
也如一位资深行业观察者所言,地产行业正进入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这是一个用文化引领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营销体系、物业服务的系统工程,也是把“死建筑”变成“活建筑”的系统工程。
曾有行业人士预言,当人们的需求从简单的满足居住功能提升到精神享受的时候,激烈的竞争使地产竞争的水平逐步向高层次发展,经过价格、品质和品牌等竞争阶段后,行业将从“标准动作”向“自选动作”进化,唯有文化能包罗万象,所以地产将进入“文化竞争”时代。
而在更为宏观的层面,聚焦、融入传统文化,也是一个提升企业软实力,乃至助力国家发展的过程,用蒋立丰的话说,“可能当下每个地产公司都在考虑未来怎样让自己能够有更多元的可能性和更多元的业务能力,来满足城市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我也觉得国家的复兴,尤其文化的复兴它需要载体,搭建这些载体也是一个企业的一部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