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京保教育」:孩子缺乏勇气?问题的根源原来在这里
2022-03-04 15:05  浏览:918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很多家长常常抱怨,自家孩子总是很畏缩,很胆小。在这些父母眼里,孩子因为胆小不敢和其他孩子说话,孩子因为胆小不敢说不争取自己的权益,孩子因为胆小不敢和主动和老师或别的大人交流。

可是,是否有人想过,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胆小呢?除了真正天生胆小,或者性格内向,还有其他原因吗?

这里有一个例子,是一对父子之间的故事。有一天,父亲发现儿子情绪低落,反复追问之后孩子告诉了父亲原因。原来,儿子和一个同学发生了矛盾,儿子认为问题在对方身上,是他提出的要求太过分,自己不愿意答应。

父亲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儿,就安慰了孩子几句,并鼓励孩子勇敢说不,明确拒绝对方。

然而,第二天,儿子哭着和他说,对方不但不接受拒绝,还威胁自己。

父亲这时已经明白这事情不是儿子自己能解决的了。但他仍然对儿子说:“你再去明确拒绝对方一次,我立刻和他家长联系。如果不行,我带你去找老师。”

儿子立即不哭了:“爸爸,真的吗?”

父亲表示肯定:“我保证!”

于是,儿子开开心心地离开,并计划好第二天如何拒绝对方。

其实,孩子并不是没有勇气,而是作为父母并没有给孩子鼓起勇气的底气。这位父亲给儿子明确的信号,告诉孩子,这个问题儿子可以放开手脚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身后还有父亲为他兜底,于是儿子就有了底气。

可是,很多父母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要么根本不把孩子的事情当回事,要么不问青红皂白先把自家孩子批一顿。久而久之,孩子一旦面临没有把握的事情,就不再有底气,自然就会表现出畏缩情绪,就会显得胆小。

久而久之,这些“胆小”就会成为习惯,就会成为他们面对人和事的第一反应。

实际上,孩子的需求真的不高。有很多孩子,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转头看一眼父母。如果这时候,父母对他微微一笑,孩子似乎没什么反应,但其实这就已经给了孩子底气,让孩子可以用自然的态度去面对。

可是,如果父母根本无视孩子,和别的家长聊天,或是做自己的事情,孩子就会没有安全感就会底气不足,就会胆小。

甚至,如果父母直接走了,孩子看不到父母,有些抗压能力弱的孩子,都能直接进入崩溃状态,开始哭闹。

大多数孩子都相对缺乏安全感,缺少底气,尤其是一些年龄很小,刚开始走出家门接触这个偌大的世界的孩子。陌生而庞大的世界,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虽然孩子天生有探索世界的欲望,但这一切都建立在足够的底气和安全感之上。

而身为父母,其实只需要一个眼神,甚至只需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就可以给到孩子他们所需求的底气和安全感。

如果有些事情需要孩子鼓起更多勇气,包括很多在孩子的视角看来很有挑战,让他们觉得没什么把握,但又想要去做的事情,父母只要让他们意识到,就算出了什么问题,也有父母为他们兜底,那他们同样拥有底气,可以鼓起勇气。

也就是说,只要父母让孩子意识到,有父母站在他们身后,可以给他们支持,他们就会底气十足勇气满满。所以,身为父母,在鼓励孩子鼓起勇气的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就在他们身后,会保护他们,会给他们兜底,他们就会拥有挑战和尝试未知的勇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

发布人:e32b****    IP:117.173.8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