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我们该做怎样的教育?
2024-12-22 01:06  浏览:119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从书柜中挑出许久以前给孩子买的丰子恺的系列丛书。拿出这一本,倒是要看看“给我的孩子们”些什么?因为,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迫切地希望跳出教育这一职业来看待教育,看看作为画家、散文家、艺术教育家和翻译家、儿童文学大师的丰子恺,是如何看待教育的。

书中是由若干散文组成的。透过一篇篇散文,一个个充满温度的父子之间、孩子之间的生活琐事与趣事,让我们看到了丰子恺的教育观和人生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丰子恺爱每一个生命,他不只是爱自己的孩子,他爱也自然的一草一木,爱世间的所有生命。就连孩子养在瓶子里的蝌蚪,他也挂牵着要将这些小生命放归自然。因为它们只有在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里,才能成为未来的青蛙。丰子恺更爱自己的孩子。他是如何爱的?






他懂孩子,用心感受着孩子的喜怒哀乐。他享受着作为父亲的快乐。在孩子的哭闹中,他用心倾听和观察,甚至是依着孩子所谓的“任性”。就是在这样的日常中,他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快乐着孩子的快乐,悲伤着孩子的悲伤。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在孩子的倾诉中,他感受到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很好地保护了这种天性。

他的儿童立场和儿童视角,他对儿童的尊重,是我们这些做教育的人所需要用心学习的。做丰子恺的孩子,多幸福!我们做教育的,起码的常识是要懂孩子。但是这些常识,是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蹲下身来,用心看、听儿童,特别是用儿童的心灵去体会的。我们玩不能忘记我们曾经也是儿童,我们的天职就是要快乐着孩子的快乐,悲伤着孩子的悲伤。要有一颗慈悲之心。

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就是守护好孩子的天性,让每一孩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希望亲爱的同仁们,不只是呆在课堂,不只是重视那点可怜的分数,更要走近孩子,走出教室,走到广阔的生活中,走到儿童文学中,走到家庭和社区中,感受社会的飞速发展,倾听社会各界的声音,真正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做对的事情。

发布人:41d9****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