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杨伟坤、马晖玲、尚金锁:积极拓展环保领域“两法衔接”新路径
2023-03-06 10:43  浏览:1256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杨伟坤代表



马晖玲代表



尚金锁代表

故意断开数据采集仪电源,干扰自动监测;利用自动监测设备内嵌软件人为修改COD修正因子,篡改生成虚假监测数据;以稀释水样的方式干扰COD自动监测数据……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副市长杨伟坤看来,自动监测数据被“污染”造成的危害不亚于生态环境污染本身。

正因如此,近年来,打击自动监测领域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大。环境监测弄虚作假被纳入刑法修正案(十一),适用“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明确要严厉打击自动监控(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我关注到,最高检联合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连续三年在全国开展深入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杨伟坤代表建议,司法机关在办理自动监测数据造假案件时,要依法严惩涉事环评机构,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让环评机构与从业人员不敢心存侥幸、以身试法。

除了自动监测领域环境违法行为,污染环境犯罪还包括危险废物环境污染犯罪等。在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马晖玲看来,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对于环境执法司法十分关键。

“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涉及环境、国土、林业、水利等领域,办案涉及面广,跨行业、跨领域的情况较为常见。首先,建议对生态环境保护案件,继续强化多方联动工作机制的运行。其次,针对环境污染案件办理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加快推进‘两高’有关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相关司法解释的修改完善,切实推进生态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第三,建议加快推进行刑衔接工作专家库和培训师资建设。由最高检、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分别组织用好专家库,定期开展联合调研和培训,指导和支持地方重大案件办理。”马晖玲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最高检已先后出台《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关于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规定》等文件,与公安机关、生态环境部门共同构建一体化联动执法司法体系。

“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生态环境部门要进一步做实做细‘两法衔接’工作,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或具有团伙化、专业化、链条化特点的重大案件,建议加强会商和协调,共同破解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司法难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柏粮粮食储备有限公司绿色储粮课题研究组组长尚金锁建议,在有效发挥现有“两法衔接”工作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两法衔接”工作新路径,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努力实现执法司法信息共享,促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之间的无缝对接和有序衔接,使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形成合力。(检察日报要闻版 史兆琨)


发布人:711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