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你作业做了吗”,这句口头禅改了之后,孩子变得…… | 伴读
2024-10-18 22:16  浏览:1327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转自 | 养育男孩公众号

作者 | 鱼爸

播音 | 武冰洁

视觉设计 | 王荣佳

栏目主持 | 杜润楠


有妈妈说,发现孩子上了小学之后,自己好像变了个人。

几乎每天都要问儿子好几遍“你作业做了没有”,有时孩子明明做好了作业,自己也会忍不住去问。

我觉得自己也有这个情况。

哪怕是暑假,我发现几乎每天都会问“你作业做了吗”,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就已经成为很多父母的口头禅了。

好像过一会儿没看到孩子,一见面就会说了出来,如同一句问候语。只是每次听到这句问候语,孩子却并不乐意。有时会很生气地说:“早就做完了,为什么还问我。”有时干脆不理,埋头做自己的事。没有得到回馈,于是又会继续问几句,直到孩子回答。

所以,就会经常看到不断追问的父母,还有不耐烦的孩子。


其实父母提醒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应该的。但是这样的追问,或者是这样的口头禅,却不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


当我们在追问孩子“你作业做了没有”时,孩子在想些什么呢?最后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有爸妈会说,这是为了孩子好,是关心孩子。可孩子却并不理解,反而跟父母顶嘴,或者是沉默的对抗。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父母关注的点偏移了。倘若过度地关心孩子的学业和作业,而忽视其他。孩子感受到的只会是父母喋喋不休地追问。

有很多父母,已经很久没空出时间来和孩子好好聊聊天,听听孩子的心事和想法了,一直忙于工作或者其他的事情。

越是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少的父母,可能越容易问孩子“作业做了没有”。

还有一类是焦虑的父母,越焦虑就越想追问孩子“这个怎么样”“那个做好了吗”。因为害怕孩子落后,就会逼着孩子去学很多东西。看到孩子坐在课桌前面,才觉得安心。

而孩子的感受呢?孩子也许会想:“你们关心的是我还是我的作业?”他们甚至会通过故意磨蹭来跟你抗议,表达自己的不满。



父母请问问自己,是不是信任孩子?如果你在生活中是一直信任孩子的,往往会得到一些惊喜。而且孩子也会更自信。

很多妈妈问我,每天是怎么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在他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需要我们给他读题,所以每次都要抽时间来辅导作业。我们尽量让他自己做,不会的时候再问。这样开始培养他的独立性。所以到了下学期,他基本上都是自己在房间完成作业,做完后再上交作业。基本不用我们操心。


有段时间,因为没有做作息表的缘故,放学回家后,他基本就泡在课外书里面了。这样就需要我们提醒他:“作业做了没有啊?快点去做。”说实话,我每次提醒都觉得有点烦。而总是被我们追问的孩子,有时也是满脸的不情愿。

后来经过商量,我们就一起做了学习生活作息表,接下来大家都舒服多了。不需要再这样催着。而我们也给予了他足够多的信任。只要他自己根据安排来,就不去干涉了。


对孩子信任,鼓励他们主动去做事情的时候,还要记得,去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让孩子主动去做。

从孩子1岁多开始,我们就开始陪他阅读。到了如今,在阅读的路上,基本不需要我们太多的推动和提醒。他自己会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反复读,也会渴求好看的新书。


在孩子的教育上同样适用。我们不能总是赶着孩子去学习。而应该多陪孩子去动手,发现劳动的乐趣;让孩子去做科学实验,发现科学的奥妙;陪孩子去阅读,感受阅读带来的收获。做作业的时候,多和孩子一起思考,比如一道题有很多种解法,那就一起找找看,让孩子得到思考后解决问题的乐趣。

很多孩子,不做作业是因为不会,那就好好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让孩子觉得这并不是难事,也不是自己真的不会,只是还没有学明白而已。

有了内驱力,孩子会慢慢明白,作业是学习的一部分,而学习却是自己需要努力的事。那么,孩子对待作业的态度就会改变,他们会主动、认真去做。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鼓励和引导永远比批评指责更有效。

本文来源 | 养育男孩公众号(内容有删改)

责 任编辑|赵利


发布人:99bd****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