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医生善举背后,还有哪些短板需补齐
2025-08-04 11:43  浏览:171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评论

“先救命,没钱我出!”日前,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郭素峡说出的这句话,让无数人动容。当地媒体报道,面对跨省异地务工、因担心自付费用拒绝手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郭素峡毫不犹豫自掏3万元代为垫付医疗费。这场救治中,医生的担当令人敬佩。但患者的困境也让人深思:在我国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已建立多年的当下,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让医生少些治病之外的操心?

《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职工医保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为84.8%,居民医保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为68.6%。总体可见,异地务工人员如果没有在务工地参加职工医保,叠加异地就医所产生的政策报销比例下调,其对看病的费用负担会更敏感。基本医保制度的政策设计,基于筹资水平、基金长期平稳运行、引导分级诊疗等考量,具有科学性和现实的必要性。但这些政策作用于异地务工人员,所带来的结果有时会不尽如人意。

以报道中患者接受的主动脉夹层手术为例,当地专家预估,该手术治疗费共5万元左右,由于患者参加的是居民医保,跨省异地就医时,即便其在老家的医保实际报销了三四成费用,仍需自付约3万元。对收入不高的异地务工人员而言,自付部分是一项沉重的负担,经济压力使得一部分务工人员无奈选择放弃治疗。

郭素峡医生的行为展现了医者的大爱,令全社会看到这一职业的温暖光辉。但个体善举所能托举的重量毕竟有限。进一步为低收入群体、异地务工群体提供更坚实的看病就医保障,还需按照《“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设立的目标,加速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在此进程中,针对低收入群体、异地务工群体治疗危急重症“自感自付费用仍重”的情况,有必要加快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国家层面出台政策,鼓励各个基本医保统筹地区根据地区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升跨省异地危急重症患者救治报销比例;二是做实做细医保服务,各统筹地区开设面向跨省异地就医人群的服务模块,提供就医咨询、对接本地优质医疗资源、医保报销等服务,帮助患者既快又省地看好病;三是在持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鼓励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协调发展,为参保人提供多层次保障。

郭素峡医生的3万元,挽救了一个生命,也让我们看到全民医保高质量发展还应发力的方向。坚持深化改革,群众的健康福祉也将随之增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 :杨世嘉(媒体人)

编辑: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发布人:0f3c****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