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从部队转业后,郑立行就一头扎进了万年花城任社区民警,掐指算来13个年头匆匆而过。社区警务是公安全部工作的最基础、最基层的工作,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却需要细致入微;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但却离群众的生活最近。13年来,他从社区警务工作零基础起步,无论是社区安全防范还是在为群众提供热情服务方面,均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为此,他因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4次,荣获北京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1次,丰台区优秀共产党员1次。
帮核酸检测机构送采样
要“管”好这帮“小困兽”
2022年的春节,对于樊家村派出所社区民警郑立行来说格外忙碌。1月26日,29日,万年花城一区、二区相继出现二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于所里“人手紧”,郑立行“一肩双担”,主动承担了两个社区的工作,陪着居民一起在社区过年。在工作中,他发现一区二区的小学生多,小区封闭,孩子们像一个个“小困兽”,家长约束不住,怎么办呢?一天,他了解到一名社区志愿者的孩子小王是清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便主动找到了小王的妈妈和小王——他想从社区居民里找个老师,丰富一下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得知这一情况后,大学生小王爽快地受领了“课外辅导”的任务。很快“小王同学”成了“小王老师”,网络课堂正式开讲啦……尽管小王也面临毕业论文和答辩,但还是抽出时间,每周至少给孩子们上一次课,每次40分钟。
于是,46名学生和家长一起“云阅读”《小王子》等名著,一起答疑解惑。从此以后,孩子们开心了,家长们也更安心了。
“春暖花开时,我一定要请您吃饭。”
家住某楼19层的牛先生这几天烦恼的不行,一开始他还不断提醒自己要忍耐、忍耐,再忍耐,但终于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2月2日下午3时,他报了警。经耐心询问得知,原来牛先生患有神经衰弱症,睡眠质量非常差,而他家楼上20层那家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由于受疫情影响,孩子也上不了学,可这个孩子天生喜欢好动,于是在家里不分时间段儿、不分地点活动,要么跳会绳,要么快速跑几步,这一下可折腾坏了牛先生。了解情况后,郑立行非常同情牛先生的“遭遇”,但不让孩子活动也不行啊!一番琢磨后,终于计上心头,他操起电话打给了20层孩子的家长:孩子运动的时间段相对固定,尤其是在中午或晚上10点以后,尽量不运动;地点最好固定在客厅、阳台或是厨房内,尽量不要在卧室内;运动时动作要尽量轻,可否在地上铺上一层毡子或垫子?对于这些建议,孩子家长满心红欢喜接受。
2月3日一大早,牛先生高兴的给郑立行发来微信说:“我昨天晚上睡了一个特别好的觉,感谢您,郑警官。春暖花开时,我一定要请您吃饭!”
疫情期间,郑立行就地取材,与被隔离的清华学生开展云游课程,在线为中小学生解答问题
要把拳头攥起来
郑立行所管辖的社区居民住户共计2449户,但入住率却非常低,大部分房子都是在中介手中,有的房主常年不在北京,这给小区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从去年年初开始,天坛医院南医院住院看病的人员急剧增多,给周边小区尤其是万年花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甚至在小区内还出现了群租房和日租房的现象。
得知这一情况后,他及时摸排线索,发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如群租房内乱拉电源,客厅,厨房打隔断住人;中介之间为了出租房源相互破坏,出现不良竞争现象;房东与租客因房屋租金问题引发纠纷;外来车辆在小区内随意停靠,影响正常交通等等情况。在此之前,小区内也有各类服务保障组织,但都处于散乱无序状态,基本上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基本发挥不出服务群众的综合效益。“五指并拢形成拳头才能有合力呀!”为更好的服务小区群众,他多次召开协调会议,最后于2021年6月成立了“社区应急处突组”,在此基础上,一并建立了包括社区民警、各楼楼长、安保经理、物业、居委会负责人的微信群。这个“社区应急处突组”以“快速反应、降低损失、协调配合”为总原则开展为居民服务工作。
自处突组成立以来,共为居民调解因装修、邻里、停车、快递、外卖等原因产生的纠纷30余次;解决群众因屋门反锁、空巢老人买药食品、家中维修、厨房预警等困难10余件。尤其是去年9月12日,在处突组刚成立3个月后,某楼4单元102室群众在家中厨房烧开水时,因出门倒垃圾,不慎将厨房门关闭,从外面打不开,直至水烧干锅引燃。群众情急之下将情况通报了处突组,小组成员安传华看到信息后,马上召集人员携带灭火器赶赴现场,迅速成功将扑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