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95年2月25日,首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颁给49位青年学者,陈永川就是其中之一。
陈永川,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主要从事代数组合学研究。从四川大山里的数学天才,到留美发展的数学明星,再到学界翘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永川用不平凡的人生履历,诠释了一名爱国数学家的拳拳报国心。
1994年,美国的华人留学圈被一则消息震动了,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被称为“世界最领先的离散数学家之一”的陈永川,辞掉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工作,毅然踏上回国之路。
7万美元年薪的优厚待遇、200多平米花园别墅的生活条件、全世界最先进国家实验室终身研究员的职位,都没能留住陈永川归国的坚定脚步。
陈永川的导师、世界著名组合数学大师诺塔教授极力挽留,但陈永川坚定地说:“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应该在中国。”后来,这位诺塔教授在一封推荐信中写道:“陈永川回国的决定,对中国数学界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收获。”
一年后——1995年2月25日,第一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揭晓,49位青年科学家获得首批资助,陈永川正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还作为代表在会上发言。
2011年,陈永川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陈永川
来源|南开大学官网
从四川山里的数学天才,到留美发展的数学明星,再到学界翘楚的院士,陈永川用不平凡的人生履历,诠释了一名爱国数学家的拳拳报国心。
留美工作的“数学明星”
1 98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读研究生的陈永川遇到了来校演讲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并得到了他的赏识。
一年后,经陈省身推荐,陈永川飞出巴山蜀水,来到了世界著名学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师从近代组合数学奠基人、美国科学院院士诺塔学习组合数学,也从此掀开了他人生崭新的一页。
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陈永川一篇题为《树的计数》的论文,在美国最高级别学术刊物《美国科学通讯》上发表,引起组合数学界的关注。此前,许多数学家都对树的计数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但是都没能像陈永川那样,使用最简便最奇异的方法,仅两三页纸就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诺塔对这位得意门生的论文给予了很高评价:“《树的计数》统一了许多已知结论,并使一些难题迎刃而解,是最优美的组合算法之一。”
1991年,陈永川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并被世界著名研究机构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聘为研究员。
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期间,陈永川继续攀登学术领域新高峰,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他将上下文无关文法与微分算子联系起来用于研究组合计数问题,为一类经典哑演算方法奠定了严格的基础,被称为“陈氏文法”。
卓越的学术成就,让陈永川收获了“数学明星”的赞誉。那段时间,陈永川整日沉浸在数学研究王国里,工作和生活逐渐稳定下来。但其间发生的几件事,让他萌生了回国的念头。
1991年,陈永川入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不久,就被授予了“奥本海默研究员”的称号。按照惯例,获此殊荣者可以自动成为该实验室的终身研究员。在当时,只有几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获此职衔,陈永川是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一名数学家。
对此,有位美国的申请者非常不服气,就上书给评审委员会表达不满:“美国把这样好的机会给了外国人,实在有违美国的利益。”
为此,美国参议院还特别派出调查小组进行了解。经过反复审查,最后得出了“评审委员会的选择完全是基于择优录取”的结论。陈永川用实力驳斥了偏见。
还有一次,陈永川与邻居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执。那位白皮肤、黄头发的美国邻居竟出言不逊:“滚出去,你们这些中国人。”
一听此言,陈永川顿时火冒三丈,质问道:“你有什么权利说这样的话?你必须向我们道歉。”面对歧视,陈永川勇敢地进行了回击。
就这样,回国的念头,在陈永川的脑子里盘桓。
回国后,有人曾问起陈永川在美国生活的感受,他略一思忖,说道:“一是寄人篱下;二是个人奋斗;三是冷漠无情。”
我国组合数学研究的“扛把子”
1993年的秋天,就在陈永川开始考虑回国工作的时候,陈省身应邀到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演讲时,知道了陈永川的想法。
陈省身就问他:“(回国)可能性到底是百分之几?”
陈永川对恩师承诺说:“当然是百分之百!”
陈省身听了很高兴,连声说:“很好!很好!”
一年后,陈永川的承诺兑现。
1994年的一天,陈省身打电话给陈永川,告诉他“现在是回国的时候了。”
于是,陈永川辞去实验室工作,应邀来到陈省身创办的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工作,为实现他“一定建立中国自己的组合数学基地”的愿望而努力奋斗。
1997年底,陈永川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组合数学研究基地——南开大学组合数学中心,确立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和应用研究四个缺一不可的发展战略。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997年,陈永川(右一)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2000年,教育部批准南开大学成立“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重点实验室”,任命陈永川为实验室主任。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开大学组合数学中心已发展成为中国组合数学的重要研究基地,被评价为组合数学的世界级中心。
回国后,陈永川的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先后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和富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组合数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他与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利等合作解决了一个经典计数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在2007年正式发表之前就被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图灵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克努特收录在经典名著《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第四卷中,并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并且令人惊叹”的工作,该工作是斯坦利教授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1小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和数学物理学家詹姆斯·洛克合作,用组合的方法给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史润戈一个重要公式的严格证明,引起了国际数学大师盖尔方德的关注。
他与学生合作发表的论文解决了有关20世纪印度富有传奇色彩的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和国际数学家大会上1小时报告人彼得·舒尔的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被评价为“一篇很漂亮的文章,证明有很高的技巧”。
他关于高斯系数交错和的工作被评价为“该等式的标准组合证明”。
他关于有禁排列的研究被评价为“有原创性的结果”。
关于移位杨表srank方面,他解决了美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1小时报告人提出的公开问题,被评价为“在代数组合学中非常重要且是受人关注的热点”,是该领域“奠基性的贡献,可能会在本领域产生长远影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陈永川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陈永川炽热的爱国之心,卓越的学术成就和超前的科技意识,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得美国李氏基金杰出创新奖、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奖。
“我始终都坚信在中国的土地上,能干出自己的事业。只有为中国的组合数学事业而奋斗,才能在国际上受到尊重。”陈永川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参考文献:
[1]王世铎. 陈永川:“数学使我永葆青春”[OL].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官网, 2008.
[2]戴逵贤.陈永川:万金不屑为报国[J].中华儿女,1996.
[3]王莉莉.陈永川与他的数学王国[J].中国人才,1996.
[4]戴逵贤.陈永川归来[J].神州学人,1997.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