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5首豁达诗词,别开生面的表达,值得郁郁不得志的红尘中人细味
2024-11-26 01:52  浏览:562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01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唐·罗隐《自遣》

罗隐由于生活在政治极端腐败的晚唐社会,又加上他仕途坎坷,十举进士而不第,所以他不知不觉间也成了一名愤青。

一个抑结难抒的青年,酒过三巡之后,一个活脱脱的,呼之欲出的纵酒高歌的旷士,拿着洒杯,打比划着手脚踉踉跄跄地说:得到的时候就放声高歌没有就由他去吧,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这里取象于放歌纵酒,更带迟暮的颓丧。

千年以来一些穷愁潦倒的人沉饮“自遣”,陶冶情操时,于众多古人众多解愁诗句中,惟独最容易记起“今朝有酒今朝醉”来。

就连香港歌星许冠杰都写了《有酒今朝醉》的歌典,传唱甚广,大概着实是能引起普罗大众的共鸣。

《自遣》,其实就是罗隐是自行排遣宽慰的意思,至于作者的“愁’和“恨”排遣掉了没有,我们已经不可而知。

大概对于一个有才华的人,“愁”和“恨”是社会之愁,家国之愁,这种愁是诗人自己难以解决的。

上书,皇帝不听;劝说,皇帝不理;讽谏,皇帝会恼怒。那诗人怎样排遣,喝酒吧。

“今朝有酒今朝醉”,总使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嫉之感,欲言又止,像极了成年后的我们。

为了碎银几两,奔波于生计之中,受上司的指责,受同事的挤兑,受伴侣的唠叨,受孩子的埋怨或者都兼有知。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你是欢欣鼓舞、轻松快乐,还是孤独苦闷、疲劳不堪,主要是由心态来支配。做一个旷达的人,懂得及时自我排解,也就不会沉沦颓废。






02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宋·苏轼《行香子·述怀》

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

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长空,遐想无穷。孤独的人啊,如李白月下独斟,一个饮酒,结果出来了三个人在对饮,确实是浪漫致极。

苏轼多次受政敌陷害,一直为政治纷争所困扰,他一改态度,既没有“把酒问青天”也没有“起舞弄清影”,而是严肃地思索人生的意义。

月夜的空阔神秘,阒寂无人,正好冷静地来思索人生,以求解脱。作者曾在作品中多次表达过“人生如梦”的主题思想,但在这首词里却表达得更明白、更集中。

他想说明:人们追求名利是徒然劳神费力的,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

《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意为人生短暂得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

庄子也曾人生如梦,一切都是虚无,唐代李群玉《自遣》之“浮生暂寄梦中身”也表达附和了庄子的意思。

“且陶陶、乐尽天真”是其现实享乐的方式。只有经常在“陶陶”之中才似乎恢复与获得了人的本性,忘掉了人生的种种烦恼。

但最好的解脱方法莫过于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看来苏轼还不打算立即退隐,“几时归去”,这里的几时就表示很难逆料,但不可否认就是田园生活却令他十分向往。

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风弄月,闲情逸致,这是我国文人理想的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

他们恬淡寡欲,并无奢望,只需要大自然赏赐一点便能满足,“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就足够了。

他在心情苦闷之时,寻求着自我解脱的方法。善于从困扰、纷争、痛苦中自我解脱,豪放达观,这正是苏轼人生态度的特点。

苏轼从青年时代进入仕途之日起就有退隐的愿望。其实他并不厌弃人生,他的退隐是有条件的,须得像古代范蠡、张良、谢安等杰出人物那样,实现了政治抱负之后功成身退。

因而“几时归去,作个闲人”,这就要根据政治条件而定了。事实上,他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并未功成名遂,也就没有实现退隐的愿望,临到晚年竟还被远谪海南。

人生很短暂,能做得不多,回首一看,一切都是虚无,就像偶尔掠过墙缝的阳光、又像燧石取火闪过的火花,或者是黄粱一梦中一段不切实际的经历,都是稍纵即逝、无法真正拥有的。

与其浪费生命去追求名利浮云,不如放下一切做个闲人,对一张琴、倒一壶酒、听溪水潺潺、看白云飘飘,享受当下的美好自在。

人生苦短,怀才不遇,建功无望,入仕之时亦生退隐之心,这是古代文人出士不成之后的普遍矛盾。

人生修一颗从容豁达的心“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失之坦然,得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03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

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宋·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一个人经历过了青年有奋斗,经历了中年的浮沉,晚年之后的朱敦儒以更加通透闲适的心境去生活。

他以诗、酒花为乐事的闲淡生活,用语浅自而意味悠远,流露出一种闲旷的情调。

每天把大酒杯倒满酒,终日在鲜花盛开的小花圃里喝醉。自己唱歌自己跳舞,自己乐得开怀大笑,

最令人高兴的是没有牵挂没有羁绊。

一生中能有几回短暂的美丽的梦,多少奇人异士都不免归到黄泉。人生不用计较太多,只要把现在的欢乐时光过好就行了。

所谓人类的历史不过是几场短暂春梦杂沓无序的联缀,无论怎样的帝王将相,奇士贤才都终究不免归于黄泉。

这是历尽沧桑,饱经忧患之后的真情感叹啊,绝无包含有消极的虚无意识,恰恰相反,这是一种真实的人生体味。

他所看见的局面是正忠良屈死,而奸佞当道之时,我等文人又还能如之奈何?

这时,朱敦儒那种壮怀远抱已被消蚀殆尽了,字里行间仍存苦怀,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绪。

他自以为看破了红尘,不复希冀有所作为,把一切都交付给那变幻莫测的命运去主宰,自己“不须计较与安排”,只要“领取而今现在”,求得片时欢乐也就心满意足了。

红尘中,把守一份淡定的心情,不奢求不该得到的,不丢弃不该失去的,才是智者的选择。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遇事能想得开,看得透,提得起,放得下,处世清楚,为人豁达,虽宠辱而不惊,虽毁誉而不计。战胜自身烦恼,解除心灵痛苦,是获得自我解脱有一剂良药。






04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宋祁《玉楼春·春景》

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宋祁身居要职,官务缠身,很少有时间或机会从春天里寻取人生的乐趣,故引以为“浮生”之“长恨”。就像唐代白乐天的“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是,就有了宁弃“千金”而不愿放过从春光中获取短暂“一笑”的感慨。既然春天如此可贵可爱,那么就禁不住要“为君持酒劝斜阳”,明确提出“且向花间留晚照”的强烈主观要求了。

从游湖写起,泛写春光明媚,讴歌春色,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

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

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一次春游,游出了满满的幸福感,其实幸福是一种心境,一种个人体味。它往往来的都很隐晦,甚至很多时候会乔装打扮而来。

“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在生活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连风的阳光、春风、夕阳的景象都可以显示出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05

西山不似庞公傲。城府有楼山便到。

欲将华发染晴岚,千里青青浓可扫。

人言华发因愁早。劝我消愁惟酒好。

夜来一饮尽千钟,今日醒来依旧老。

——元·刘因《木兰花·西山不似庞公傲》

西山没有庞公那般难以接近的孤傲之气。只要城楼所在之处他便能来到城府之中。山林绵延千里,满目苍翠,让人不禁想将白发染翠蓝。

都说我早生华发是因愁绪多。劝我喝酒以消愁。酒喝得再多,也不能消愁,醒来白发未减,人依旧在愁中衰老。

古代诗人常以人与自然的默契,来表达一种超旷的情致。李白有“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辛弃疾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既是一种谐趣,又是作者自我意识对象化的巧妙修辞。“

作者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山林青青千里,可使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青春气息,遂觉得头上的白色可以移到它上面,它的青色可以移到自己头上,这样来个移花接木,也算是自我宽慰。

旁人说他早生华发是因发愁,遂劝他喝醉解之。借酒浇愁,古人说得很多。曹操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即酒。

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其《将进酒》又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者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说,酒喝得再多,也不能消愁,醒来白发未减,人依旧在愁中衰老。这是何等的人间清醒啊,完全没有半点自欺欺人。

这首词风格诙谐,无缠绵悱恻绮罗香泽之态,亦无豪纵奔放金戈铁马之势,它只是以疏淡的笔致,表现一种旷放的情感。虽有叹老之意,却全无伤感之怀。

一个人抛弃了所谓的“功名利䘵”之后,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将向他敞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感到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与舒展,只有淡定,豁达的人才能做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发布人:3d42****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