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
上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充满希望的初夏之季
方舱医院陆续休舱
央企援沪医疗队凯旋
两个多月来
一次次日夜兼程,一次次分秒必争
无数央企抗疫英雄
以凡人之微光
汇聚成大上海保卫战的胜利曙光
上海复苏之际
我们再一次回顾
他们的忠诚、坚强、温暖
道一声
谢谢你,为了上海奋不顾身
抢建方舱,不计代价不讲条件
01
“张总,您脚下好像踩了‘风火轮’”
“张总,这个设备选择需要你决策”
“张总,方案修改好了,请看一下”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建设现场很大
作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在该项目的总指挥长
张世阳不停地从一个施工区域
赶往下一个施工区域
“张总,您脚下好像踩了风火轮啊”
“心里着急啊,我们快一秒,就能尽快进入下一步工序”
设计、土建、安装、物资采购、运输
都在他的运筹帷幄下高效运行
不知不觉就到凌晨四五点了
找个桌子趴一会就又是新的一天
当项目提前半天完工交付时
眼看着方舱外等待入舱的患者们
他感慨
四天四夜,值了!
截至目前,中国建筑在上海建成交付64个防疫项目,累计提供隔离床位119943张,7954名管理人员和51993名劳务人员先后投入建设,完成了上海市三分之一的防疫建设项目。
02
“不计一切代价,施工一刻不停!”
持续10多个小时强降雨后
上海临港F16-02地块方舱工地泥泞不堪
眼看运输钢构件的车辆和吊车
根本无法在这样的淤泥中行进
中国五矿所属中国二十冶承建该项目
项目负责人陈德刚
在党旗下向所有人发出号召:
“不计一切代价,施工一刻不停!”
138名员工迅速在泥泞中站成两排
钢构件两边系上绳子
每个人弓身背绳
在暴雨中劲往一处使
号子声响彻云霄
原始的人力
在此刻形成了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短短24小时不到
第一顶象征希望的纯白色帐篷
在临港F16-02地块立起来了!
截至5月25日,中国五矿所属7家子企业共投入一线人员2.2万多人次,建成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和临港方舱医院等34个防疫工程项目,建筑面积共计105.2万平方米,提供床位约12.9万张。
医疗援助,守护生命分秒必争
03
“我要去上海了,
提亲的事可以再等等吗?”
邓友玲是中核集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的一名护士
她的男友是一名维和战士
4月本是两人约定的婚期
4月11日晚
邓友玲所在医院
接到支援上海的通知
她又一次决定走上前线
她给他写一封长长的信
“我要去上海了,提亲的事可以再等等吗?”
作为爱人
谁愿送自己的妻子上前线
可同为守护祖国的人
他祝愿她早日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疫情终会散去
一切都会是最美的样子
5月18日,由中央企业援沪医疗队接管的上海市第五中学方舱医院圆满完成抗疫医疗任务,正式关舱。援沪医疗队员终将踏上归途。中核集团中国宝原所属核工业总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133名医护工作者加入了中央企业援沪医疗队。
04
“好想给他‘医生妈妈’的温暖”
在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病区
最让中国电建黄河三门峡医院
儿科医生杨晓林放心不下的
是一个7个月的小宝宝
一次,在仔细查看患儿病情后
杨晓林轻轻地握了握小宝宝的手
哪曾想小宝宝竟使出全身力气
紧紧握着她的一根手指不肯松开
“他认真地凝视着我
纯洁的眼眸令我难忘”
“在那一刻,我好想抱抱他
给他‘医生妈妈’的温暖”
4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十余家中央企业医疗队奔赴上海开展抗疫工作。中国电建十一局黄河三门峡医院42名医护人员组成援沪医疗队,紧急出发驰援上海。
05
为核酸检测,他住在车里一个多月
上海疫情初期
国药集团接到建核酸检测实验室的需求
李威作为该项目负责人
短短两天
硬是在一间厂房里建起了一座
不输传统实验室的气膜实验室
它被命名为“长城”代表众志成城
3月20日起
“长城”收到各地不停送来的核酸样本
检测结果准不准确
直接关系到疫情防控大局
一个多月里
李威索性把车停在厂房门口
直接住进了车里
只为了随时响应突发状况
李威把车停在实验室门口,驾驶室变成了晾晒衣服的“阳台”。
截至目前,国药集团借助气膜实验室等设施设备,为上海各区提供核酸检测超120万管,样本采集超1000万人次。所属国药控股为上海累计提供8600余万只各类口罩,400余万件防护服,1600万件隔离衣,1.37亿人份抗原检测试剂,各类物资合计超过2.99亿件。同时,来自国药集团104名援沪及262名驻沪医务人员近2个月奋战在抗疫一线。
06
58小时不眠不休,为生命跑出加速度
3月28日,上海新增确诊病例骤增
28日夜
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医药将新冠治疗药物
顺利送达上海综合保税区
此后的58个小时
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急剧变化
保供组始终人随药动
以最快速度办理通行证
在3月31日凌晨3点
终于将药品全部运到指定仓库
58小时的不眠不休
为生命跑出加速度!
截至目前,通用技术集团向上海提供新冠肺炎治疗药物 40300 盒,抗原检测试剂 7000 万人份,N95口罩263.7万只,KN95口罩4365.7万只,医用外科口罩4505 万只,医用防护服 77.5 万套。同时,旗下5家医疗平台累计派出218名医护人员驰援上海。
07
信念让人在每一个深夜精神抖擞
一条走廊
一张简易折叠床
一盏通宵点亮的灯
这是凌晨5点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样子
3月27日晚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政务云保障团队
接到任务立即逆行返岗
裴力和他的团队
组成一支6人“敢死”队
每天凌晨5点集合
开始当天超过14小时的平台监控值守
承载着1000余个政务系统的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政务云平台
必须平稳通畅!
核酸系统
必须保持稳定!
坚定的信念
让他们在每一个深夜精神抖擞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筑牢疫情防控数字底座,截至目前,累计出动现场保障人员超过12000人次、后台保障人员超过116000人次,在防疫场所部署应急通信车1218车次,超常规完成92个重点救治医院、集中隔离点、疾控中心、核酸监测点等网络建设保障工作,保障随申办、随申码、核酸码等应用畅通可靠。
保障民生,日夜坚守不畏险阻
08
60多个日与夜,门店就是家
张海丽已经在华润集团的一家超市
住了65天了
“店里怎么住?”
不少顾客听到都觉得有些吃惊
办公室两张椅子一拼就是一张床
店里不能洗澡
几个女生就用垃圾袋接水洗头发
女生们笑着说:
“人在特殊情况下总能想出办法”
海量的订单像鞭子一样抽着人往前走
店员们说忙起来根本感觉不到累
但晚上躺下,脚会不自觉地抖
留在万家门店的员工大部分并非本地人
问起“住店”的原因
他们的回答只有八个字
“因为需要,我就来了”
华润万家ole超市员工正在分拣海量包裹
截至目前,华润集团共有近2000名员工坚守在上海抗疫一线。华润万家支援上海的跨省运输运力达到每天30车、保供物资约200吨,为多个街道社区的超46万户居民配送物资,线上完成超21万笔订单;上海华润五丰保供鲜肉超1000吨;华润健康累计选派94名医护骨干驰援上海;华润医药商业为上海供应和配送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近2000万人份、其他防疫物资超400万件。
09
再难走,送货的路都要走完
4月13日凌晨0:55
中粮集团调配的生活物资
终于送到了上海宝山区友谊家园
这源于小区志愿者丁老师的一通求助电话
希望中粮集团可以为小区居民保供米面产品
在大雨滂沱的寒夜收到求助信息
中粮集团第一时间
从长三角产品库存中调运物资
丁老师接收到物资的同时
也发现负责送货的中粮员工
已经浑身湿透
他随即送上了手绘感谢信
并动情地说:
“这么大的雨也挡不住你们啊!”
在他们看来
人民群众有需要
再难走,送货的路都要走完
截至目前,中粮集团累计向上海市场供应大米19065吨,面粉面条39435吨,食用油29330吨,肉3150吨,乳制品41937吨,肉罐头1412吨,合计134329吨新鲜货品。
稳产保供,坚守城市运转一线
10
电力“大白”守护光明防线
3月29日上午
国家电网上海电力的田晓声和周家玮
正在崇明岛上的220千伏堡北变电站
开展保电特巡
两人身穿防护服变身“电力大白”后
行动和交流变得不太方便
下午3点回到浦东
完成全身消毒后才发现
穿在里面的工作服和贴身衣服
都已经湿透
此后
他们和站里10余名共产党员
一起开启了长期驻站的
“逆行”特巡模式
11
致敬英雄,欢迎回家
5月22日一早
东航集团客舱部紧锣密鼓开始了筹备工作
鲜花饼、火腿坨、水豆豉……
云南特色美食
被安排在东航MU5115航班上
这次航班满载
521名云南省援沪医疗队医护人员
东航客舱团队为他们精心准备了“家乡味”
点滴情谊融入服务细节
“要用最贴心的服务
向白衣天使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致敬英雄
欢迎回家
12
中石化的“51号兵站”
51号兵站
是一部经典红色电影
讲的是交通站运送物资的故事
在中国石化高桥石化
也有一座“51号兵站”
上海静默期间
面对路面交通运输异常困难的情况
高桥石化物资装备中心的职工们集思广益
对以往物资仓储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
构想出一条物资采购“陆路+水路”的方案
在江苏某地建立临时存放中转站
并称其为“51号兵站”
4月18日
一艘满载着高桥石化重要物资的货船
顺利停靠在黄浦江码头
高桥石化物资供应有保障了!
高桥石化重要生产物资通过“51号兵站”运到封闭管理的厂区,确保装置安稳运行。
3月12日起,中国石化所属上海石化实施生产区域全封闭管理,3500多名党员干部坚守炼化生产一线,迄今保持生产厂区“零感染”和主要生产线正常运转。截至目前,累计生产汽柴煤油和液化气110余万吨,并保持乙烯、丙烯、合成树脂等基础工业原料不停产、不断供,有力保障了长三角地区的石化产品供应。
13
“你们站还开着,真是太好了!”
中国石油徐浦加油站位于浦江镇
经理顾志军和同事黎昕沂
两人支撑起了一座24小时营业的加油站
仓库里的折叠床
成为两人深夜轮流休息的地方
徐浦加油站在封控期间
依然保持着每天6吨左右的纯枪销量
让顾志军和黎昕沂最自豪的
就是听到前来加油的
医务人员、警察、物资配送司机说
“你们站还开着,真是太好了!”
3月至今,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38个党组织挺在一线,390名党员闻令而动,31支党员突击队集结出动,两级机关40余名党员干部吃住在岗,460余名员工坚守驻站,确保100多座加油站运行。截至5月25日,超过3430人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14
党旗在消杀应急一线飘扬
负重40斤的器械和消毒药水
每日人均行走5万步
爬楼数百层
至少更换3套被汗水打湿的防护服
这是中检集团消杀应急先锋队
的日常
这支由54人组成消杀勇士队
建立了临时党支部
重温入党誓词
连续21天奋战在消杀一线
交出了一张
“零感染、零事故、高质量”
的满分答卷!
4月25日至5月15日,中检集团消杀应急先锋队54名消杀队员累计对3个街道、30个小区(含城中村)、4000栋楼栋以及重点监管场所等区域进行了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消杀面积近200万平方米。
特殊时期,特殊精神,特殊担当
每个凡人皆可为英雄
疫情终将散去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
———— /END/ ————
责任编辑丨郎 媛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