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PM 2.5和O 3污染协同防控跟踪研究项目成果转化运用,着力提升一线环境执法人员现场执法检查能力及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7月20日上午,宜昌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指导技术培训。
会议邀请了宜昌市臭氧和细颗粒物协同控制“一市一策”跟踪组专家做技术指导,分别就重点涉VOCs排放企业现场检查要点、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技术做专题培训,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分局、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各城区大队及医药、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涉VOCs排放重点行业企业负责同志参会。
驻点工作组组长刘巍系统梳理了宜昌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及存在的问题,科普了臭氧污染防治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涉VOCs排放重点企业现场检查要点及典型案例,详细讲解了挥发性有机液体储运及装卸、敞开液面逸散、泄漏检测与修复、废气收集设施、有机废气旁路、末端废气治理设施、加油站、涉VOCs排放原辅材料源头替代等10个重点环节的VOCs收集处理要求及现场检查要点,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及一线环境执法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驻点专家胡辉教授针对典型行业VOCs排放控制技术及现状开展专题培训,详细介绍了常用的VOCs排放末端控制技术,分析了各种控制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针对汽车喷漆、包装印刷、家具制造、涂料生产、医药化工与精细化工等典型行业提出了VOCs末端控制技术选型建议,分享了不同末端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要求及注意事项,为重点行业企业VOCs废气的高效治理提供了思路。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洪钧作总结讲话,他要求,一是学习不放松。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要加强理论知识、防控对策、治理技术的学习应用,力争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行家里手。二是问题不放过。借本轮省大气污染攻坚监督帮扶契机,聚焦长江宜昌段船舶行业污染问题、医药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等重点问题,抓好整改销号,并举一反三,整改不到位坚决不放过。三是保良不放弃。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守机制,紧盯臭氧浓度小时数据变化,严格落实臭氧污染防治临时管控措施,全力争取优良天,保住上半年来之不易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果。
下一步,宜昌市“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组将持续做好宜昌市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有序推进水泥、玻璃、陶瓷、医药、化工、包装印刷、汽修等重点行业领域“一行一策”专题技术培训,着力提升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水平及污染物减排成效。依托2022年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工作,稳步推进宜昌市重点行业企业提标改造,大力推进环保绩效“创A”行动。
供稿:宜昌市“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