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传来喜讯,刘燕被评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

刘燕同志将自己的工作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市气象局工作任务,围绕北京市重点任务组织专家开展冬奥需求服务调研;围绕乡村振兴、科技扶贫理念完成了七项农业科技套餐服务项目;为建设首都“文化之都”组织专家提出古建筑防雷保护专家建议;加强协作,与北京农学会联合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刘燕同志牵头整合了基层科普力量,运用中国气象学会平台,管理并发展了全国气象科普基地由13家增至22家,联合基地资源一起开展科普活动。为此,北京气象学会于2016年至2020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气象学会先进学会秘书处奖励, 2016年获北京市科协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2021年获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秉承“气象科普从娃娃抓起,防灾减灾从教育开始”的理念,刘燕同志积极促进气象科普进校园,主动合作教委学管中心、科协以及市局、青年报中学生时事报等资源,将学会《北京市中小学生气象知识竞赛》品牌活动做大做强,使参赛学校从11所发展至24所,并促进5所学校成功申报全国气象科普示范校园。组织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檀营小学、气象特色中关村二小等学校学生参与了宝贝播天气的活动,将活动的影响力扩展到了河北远郊区县、贫困地区。培养和选拨气象科普讲师和校外辅导员在北京近20所中小学校开展校园气象站工作。同时主编撰写并出版《北京市中小学生防灾减灾教程》,改变了北京地区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现状。
刘燕同志积极思考,借力新媒体工作经验,创新实践了“互联网+气象科普”,打通线上线下整合新媒体,主动与媒体开展合作,组织参加世界气象日活动、组织小小减灾官选拨、宝贝播天气等科普活动时,同步发布在市局官方微博微信、在腾讯大燕网站直播,运用市科协、中国气象学会等新媒体资源进一步传播活动内容,除了线下活动参与百人至千人的影响力之外,线上统计阅读或参与人数逾三万。搭桥市局与腾讯大燕网合作框架,使之成为气象科普强大阵地,将媒体人纳入气象科普宣传阵营。
刘燕同志认真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指导方针和目标,努力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的科学素质,先后组织科技人员编写防灾减灾科普图书、出版专著《北京天气漫话》、《天与人》、《科学家如何做科普》和宣传材料30多种,利用重要宣传结点,在市科协和市气象局的指导下,带领科技工作者先后 21次进社区、组织专家开展社区讲座两千余场次;35次进校园开展气象讲座;组织会员单位28次举行公众宣传活动。为此刘燕同志先后受到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气象局的表彰奖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