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百字为营21天写作陪伴10月期D10:梦境与想象
2024-10-19 22:58  浏览:2995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原创

第10天。因为内容有一点调整,今天应该折回来讲“与梦境对话”。

可是我很少做梦。偶尔有,也很快忘了。

关于梦,我只有一些很理性的认识。

比如,弗洛伊德说,“梦的唯一目的是满足愿望”。

我用这个来理解别人说的“托梦”。

室友曾经很真切地梦见过他过世的母亲,说要带她回家。按他们老家的风俗,这就是老人“托梦”了,要去扫墓。也的确是去了。但满足的是做梦的这个人的愿望。

好几年前,我干爹去世不久,我常常会梦见他。梦里很平常,就像他在生的样子,也没有什么要我帮他做的。我跟她女儿说起这个,她女儿说:我倒是从来没梦见过呢。看来她挂念你,对我还挺放心。

真是会“解”梦。

我自己父亲去世,我就从来没有梦见过,倒是我妹妹经常梦见,也是平时的生活场景。

似乎也能用“挂念”和“放心”来解。

而解梦的故事,中国人说得不要太多。野史不说,严肃谨慎如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一般不收录灵异的内容,却引用了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里的一个故事,说武则天梦见一只鹦鹉,羽毛艳丽饱满,可是两只翅膀都折了。武则天就问,这梦主何吉凶。狄仁杰解释说:“武是陛下的姓氏,鹦鹉就象征您;两只翅膀都折了,象征您两个儿子的处境。您如果能重新启用他们,翅膀就长好了。”

用鹦鹉比武则天,唐朝人玩谐音梗,可比现代人溜。狄仁杰毕竟厉害,懂得利用武皇的心理来释梦,这么进谏丝毫不露痕迹。

梦于我而言,可能过于轻盈,没办法抓来对话。

比较可控的是回忆。

但是回忆往往靠不住。

《十二怒汉》中对证人证词的分析,就很科学地指出这一点。

回忆和白日梦的界限相当模糊。

比如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花了三十多页的篇幅,写他翻来覆去在床上睡不着觉,也就是做白日梦呗。

当然更有名的是他用八十多页写下的著名桥段:他在喝茶的时候尝了一口叫“玛德琳”的小点心。带着点心渣的一勺浓茶碰到了普鲁斯特的上颚,顿时让他感到超凡脱俗,风清云淡,使他“想起了孩提时在乡间度过的一段时光”,然后用了八十页,写他对童年的回忆,写他姑妈的老房子、乡间小路、花园里的花、河上漂浮的睡莲。

与普鲁斯特同时代的作家毛姆——就是写《月亮和六便士》的那位——对此推崇备至,说这八十页是如此迷人,以致于你不再是一个听故事的人,而是变成了白日梦患者本人。

事实上,普里斯特的记忆中充满了错觉,当他写到恋人艾伯丁的时候,隐约记得艾伯丁有一颗美人痣,但那颗痣到底长在哪里呢?一会儿,这颗痣长在下巴上,一会儿又到了唇边,最后到了眼睛下面的颧骨。普鲁斯特承认:越是回想,记忆就变得越来越不精确。

而神经科学的发展印证了普鲁斯特的猜想。普鲁斯特对记忆的观察令人吃惊地准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出现“玛德琳效应”是因为味觉与嗅觉直接与海马体相连,而海马体是大脑长期记忆的中心。

专家们一致认为:记忆并不可靠,它不过是我们对过去的想象。

很可能,我们对记忆的每一次想象都会和原有的事实离得更远。一遍又一遍,我们都在修改着对往事的记忆,直到往事变成我们编织的故事。

那就写下来吧。

发布人:01eb****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