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读书|劝农小记
2023-09-11 18:11  浏览:673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读史看到劝农,摘录思考一下。

农业文明,农业当然就重要。《史记·孝文本纪》:“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於劝农之道未备。”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 中国伊古以来,以农桑为本,内治之道,首在劝农。”嗯嗯,重要得不得了。

既然重要,就有人管。古代官员春夏农忙季节,会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 宋代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吴兴园圃》:“郡守每岁劝农还,必於此艤舟宴焉。” 元代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我如今待要下乡劝农去也,则怕那秀才上朝应举去的忙,等不的我回来。”都是重要的,正经事。

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称为劝农使。 晋代束晳 《劝农赋》:“惟百里之置吏,各区别而异曹;考治民之贱职,美莫当乎劝农。”贱职肯定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美差,但说明还是比较实惠的岗位。实惠在于,可以克扣一点,收受一点,得瑟一点,于是竟然成了美差,即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也。

劝农使是有编制的。汉代延续秦朝的制度,编制大农丞十三人,各管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后面到了唐宋,都有劝农使。唐中睿时代,州郡牧守皆以劝农名其官。《宋朝会要》记载: 至道二年七月,直史馆陈靖言天下多旷土流民,请置使招集,八月以靖为劝农使……至景德三年二月詔诸路转运、开封知府、诸知州少卿监以上并兼劝农使,其餘知州军通判并兼判农事,令自今除授依此。” 宋范成大 《离堆行》:“我昔官称劝晨使,年年来激西江水。”

官方推行的劝农制度,其核心主要是“厚农桑”以及设置“劝农使”。宋太祖《劝农诏》“生民在勤......永念农桑之业,是为衣食之源。”总之,重要。

宋代劝农使的设置始于一次上奏:“唐宇文融置劝农判官,检户口田土伪滥等事,今欲别置,虑益烦扰,而诸州长吏职当劝农,乃请少卿监刺史阁门使已上知州者,并兼管内劝农使,余及通判并兼劝农事;”在这之后,劝农使也就正式成为地方官员的一部分,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

有人说:农民以种地为生,还不知农业重要,还用劝农?道理是这么个产生道理,但也确实有不懒汉抛荒的。

发布人:1724****    IP:61.145.2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序章
  • 2023-09-11浏览:1089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