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们要在新征程上不断把党的群众路线走深走实,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筹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差别。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延伸产业链。推动农业与食品工业、旅游业、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农产品”“文化+农产品”等模式,实现农产品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二是拓展新领域。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推进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研学教育等特色旅游业发展。积极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举办“橘黄蟹肥文化旅游节”“崇明玫瑰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创新推出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形成以文化为内核、以产业为依托、以体验为形式的休闲旅游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创新模式,强化产业融合效应。一是融合业态创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农耕体验、文化展示、民宿康养等项目,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功能高度集成、业态高度融合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地。积极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建设原料基地,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服务托管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人才培养,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市以培养专业人才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建立专家服务机制,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建立“一事一议”制度,对引进的专家、科研团队和专家人才,给予一定经费补助。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水平。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每年开展农民学历教育培训。三是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和创业实训基地,对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指导和服务,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高素质农民、农业技术人员等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持续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