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重口味”的悬疑小说,口味重到吃饭时候读起来会影响食欲。我心理学方面的书读得并不多,而这本书中的“推手”组织通过心理学给“猎物”赋予新的“人格”从而成为犯罪机器这个点既惊到了我,又让我很佩服作者的创意。(同时让我对心理学越发的敬畏起来)
“推手”的众多“猎物”中给我留下较深刻印象的是吉影,原本会成为一个音乐界的天才,结果因为父亲的虚荣心导致最终成了所在地的“天灾”,把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写得很真实,让人读了即心痛又后背发凉。
不过我更喜欢的是主线外关于博克的间奏部分,几段穿插在主线外的间奏段落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小姑娘成长的心路历程,她最终没有成为棋子,勇敢地把刀锋指向了自己。我一直以为穆医生是博克,没想到穆医生是亚历山大,而亚历山大居然是个女孩。(博克和压力山大的恋情居然是女同,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但是此处反转还是挺丝滑的)
个人觉得这本书最不可思议也是让我最无法理解的是书的结尾部分,徐莉莉当年居然是假死?这种假死的可能性有多大?比登天还难吧,要如何骗过在场的所有专业人士,她爹还是一个很有势力的人,谁敢在他的眼皮底下帮助他的女儿假死?徐莉莉的“死”改变了三个男人的生活轨迹,也使她自己成为新一代的推手,再次暗示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只是她以全息影像现身与她近在咫尺的两个曾经的好友却没发现,是被她“复活”这件事震撼到了所以才没发现吗?但是全息影像是通过什么投出出来的呢?
全书结尾前的部分中规中矩之余还有不少吸引人的情节,只是最后这个结尾反转转的有些急,有些“晚节不保”。当然这个结尾也为第二部埋下了伏笔,所以它虽然是个结尾又不完全是结尾,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章小节吧。
对于这本书的内容我概括为三个男人为了给一个女人报仇追凶十余年,结果发现凶手就是女人自己,她还活着。她的假死只是为了换个身份杀更多的人......这个剧情真是挺上头啊。
哥布林读书编号:24-37T400
书名:《沉默的罪行》
作者: 武士零
哥布林的读书笔记 - 文集 - 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