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实施以来,老赵庄中心小学召开“双减”专题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去年秋季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成效和情况,听取家长对本学期进一步做好“双减”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同探讨了“双减”下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做一名合格家长,推进家校协同教育,真正做到“双减”不减责任、不减质量、不减成长。
首先校长邢震从“什么是“双减”做了简单概括,“双减”减轻孩子的家庭作业负担和减轻孩子学科类校外培训压力。“双减”政策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双减”政策下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一 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
家长们爱孩子,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尊重孩子,就是在日常的教育中坚持与孩子协商,不把自己的教育意志强加于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不把自己的兴趣与选择强加给孩子;就是要将自己的教育要求,真正建立在孩子内心认同的基础上,否则,你再好的教育愿望,对于孩子来讲也无济于事。这就是说:对待孩子的未来和期盼,应该持一种“理性思维”,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盲目地比较,更不能进行盲目的“攀比”。要唤醒孩子内在的学习意愿,就必须让孩子感觉、体验、认知到当下的学习与生活是有意义的。
二 孩子接受教育前让家长先受教育
教育不是学校能够包办的。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两翼。不要眼睛直盯着“成绩”。如果孩子回到家后,家长们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只督促孩子们学习、做作业。一句话,只承担看管孩子学习的角色,而不让孩子走进家庭生活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习惯与方法,会导致孩子的学习越来越事倍功半;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理想、信念、境界与追求,孩子们的眼界会越来越窄,内在的学习动力日益枯竭。
三 孩子没有学习兴趣良好习惯是搞不好学习的
一个没有正常的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积极的人生追求的孩子,即使在教师、家长的强迫下,也是搞不好学习的。哪怕是在高压与硬逼下,勉强考个大学,孩子们也不会有好的就业前景,更谈不上幸福生活。
四 孩子教育要科学的家庭教育
“双减”后,家庭教育需要尽快回归育人本位,进入科学施教、家校合作的轨道。时代呼唤科学的家庭教育,呼唤美好的家庭建设,呼唤温馨的家庭生活,呼唤和谐的家庭学校协同。作为家长不要认为只要学好考试科目课程就行了。课程就像一个营养菜单,讲究科学的结构和比例,有时学10小时未必比8小时成绩高,如果缺乏学习兴趣、不讲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话,孩子的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成绩会越差。
五 孩子教育要丰富的课外生活
要让孩子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阅读生活、体育生活、自然探索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自然中感受阳光、大海,探索人生的智慧和哲学,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现人性之美。
“双减”政策下,我们农村家庭的家长们更要摒弃“客观理由”,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