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世界银行京都发展学习中心于2021年6月发布《创意京都:用创意促进城市竞争力提升和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报告。本报告介绍了日本京都升级创意空间支撑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以及相关支持政策的主要内容。研究发现,为支持创意产业发展,京都政府特别强调打造催化剂、放大器和助推者三种角色的创意空间,不断丰富创意空间的工作内容,并对重大文创项目的开展进行战略性干预。与此同时,京都政府出台了包括财政优惠在内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头部企业发展。在梳理日本京都创意空间和创意产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升级创意空间、发展创意产业,继而提升城市软实力提出了建议。
创意空间;创意产业;城市软实力
图片来源:https://news.readmoo.com/2020/10/13/kyoto-4/
从全球范围看,创造性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1%,提供了3000万工作岗位,并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趋势。2021年6月世界银行京都发展学习中心(World Bank Tokyo Development Learning Center)发布《创意京都:用创意促进城市竞争力提升和包容性城市更新》,对京都升级创意空间支撑创意产业发展,最终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包容性的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报告,京都创意企业占民营企业数量的16%-18%,在日本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04年以来,京都创意空间和创意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了以京都站地区为核心的创意产业集聚高地。日本京都升级创意空间支撑创意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创意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内容,同时还是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策略,可为中国城市创意空间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一、日本京都创意产业发展实践
(一)发展概况
在日本京都,创意企业占所有民营企业总量的16%-18%(行业比重均值为4.4%),并创造了10%-12%的就业岗位(行业比重均值为3.2%)。与其他地方的创意企业不同,日本京都的创意企业往往源自于传统文化艺术,很多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知名企业,如任天堂(Nintendo)、京瓷(Kyocera)和欧姆龙(Omron)等。
随着创意经济不断发展,日本京都不断集聚着多元化的创意元素。其中,科研院所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如京都大学、立命馆大学、同志社大学等。正因如此,日本京都的学生数量占市民的比重高达10%。同时,京都的许多高校促进了当地初创企业生根发芽,这些初创企业在保留保护历史文化,以及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迭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由于汇集了诸多传统文化遗址,日本京都也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京都创意产业的发展。据京都旅游局统计,1995-2018年,京都旅游人数由3534万增加至5275万,2018年京都旅游收入约为1.3万亿日元,折合123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新高。
(二)日本京都东站地区:典型创意社区的形成与发展
当前,日本京都形成了以京都站为核心的创意产业集群。其中京都站东部地区起步较早,发展更为成熟,已成为京都创意产业和创意社区的典型代表区域(图1)。
图1:日本京都站东部地区创意产业和创意社区分布图
来源:世界银行数据
2004年,日本京都站东部地区首个创意空间伴随日本名店Ajiki Roji的开立而出现。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日本科技型初创企业在京都CBD区域不断集聚。一方面,随着这些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逐渐成熟,京都CBD区域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企业集聚不断推高京都CBD房租,导致创意人才开始向周边低房租地区转移。
由于京都东站地区同时具有房租较低、文艺氛围较浓的特点,且经济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因此迅速成为创意人才转移的目的地。尽管难以估计京都东站地区创意城市转型带来的整体影响,但从房价上涨趋势可见一斑(图2)。2010年以来,与京都CBD区域相比,京都东站地区的房价更具有竞争力。京都东站地区房价上涨了115%(CBD区域上涨130%),与京都平均房价相比,2012-2019年京都东站地区房价上涨速度是京都平均房价上涨速度的1.5倍(CBD区域为1.8倍)。
图2:日本京都站东部区域房价走势与创意企业、公共政策执行年份
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三)日本京都站西部区域:正在崛起的创意社区
伴随京都站东部区域企业发展模式趋于成熟,房价上涨趋势日益明显,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道路上的京都站西部区域,开始展现它的发展潜力。与十年前的东站区域相似,目前西站地区相较之下具备了更有竞争力的房价优势,加之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为吸引创意企业提供了初始条件。图3绘制了京都站西部区域主要创意产业和创意社区的布局。
图3:日本京都站西部地区创意产业和创意社区分布图
来源:世界银行数据
目前京都站西部区域的创意产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为了加快促进京都站西部地区的转型发展,京都市制定了相关的振兴计划。如在毗邻地区推进遗留船舶厂房的更新改造,使其成为京都研究园(Kyoto Research Park)这一类型的公共办公空间,以支持初创企业发展。又如,将日本旧铁路船坞改造为公园,增加社区的宜居性。
近几年,特别是2019年在公园附近增设铁路站点后,各种类型的创意空间开始加快在京都站西部地区集聚,如两年前成立的“京都创意人工作室(KYOTO MAKERS GARAGE,简称:KMG)”、2017年成立的Barbeque Court 339(BBQ 339),以及2019年开业的马多吉瓦(Madogiwa)共创空间咖啡馆和为艺术家提供住处的卡根酒店(Kaganhotel)等。其中,京都创意人工作室是京都站西部地区颇为典型的创意空间,作为共用办公室的工作空间而存在,它位于京都站西侧的京都中央批发市场附近,是经过翻新改装的闲置仓库,备有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成功链接了国外技术和城市文化,对京都站西部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催化作用。
同样地,可以从房价走势一窥京都站西部地区创意社区的转型发展。2012-2019年,京都站西部地区的房价上涨33%(整个京都站地区平均上涨80%)。与京都站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房价走势一方面说明创意产业和房地产发展动态具有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印证了西部地区创意产业和创意社区发展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的事实。
图4:日本京都站西部区域房价走势与创意企业、公共政策执行年份
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二、日本京都创意产业发展主要策略
(一)着重营造三种类别的创意空间
根据日本京都创意产业发展经验,创意空间对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最为明显。因此,了解日本京都创意空间的运作模式、发展条件以及促使不同创意空间互动与合作的方式,尤为重要。
根据世界银行东京发展学习中心(Tokyo Development Learning Center,简称TDLC)的分析,在日本京都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意空间分别扮演了催化剂、放大器和助推者三种角色。其中,催化剂是对创意人才、创意企业等进行整合的组织,充当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的领导者和引路人。在京都站地区,全球知名企业FabCafe是创意企业和创意社区发展和壮大的典型催化剂。FabCafe不仅是咖啡屋,更是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伴随许多科技感十足的创意体验,如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形棒棒糖,FabCafe吸引了日渐增多的年轻人和创意想法,成为全球知名的公共实验室。
放大器是对传统艺术和文化进行创造性生产的个体或组织,使传统艺术和文化转化为创意资本。助推者是对传统商品和工艺品进行展销的场所,可以是咖啡馆、训练营或艺术画廊,尽管不直接参与创意产品生产,但营造了所在区域的创意氛围。在三种角色中,催化剂角色最为重要,因此成为日本京都政府重点关注和提供政策支持的对象。
表1列出了日本京都站地区典型创意空间和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应角色。
表1:日本京都典型创意公共空间及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角色
(二)不断演化丰富创意空间的工作内容
总结日本京都创意产业和创意空间发展实践,在三种主要角色的创意空间中,创意内容不断演化、丰富,推进创意文化资本发展壮大。
一是研究设计新产品和新工艺,或对传统产品和工艺进行更新改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二是提供与创意产品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特别是在设计、编码、艺术和创造技能方面的培训。三是增强与全球技术和网络的链接,如促进创意人才的国际化流动,或将国际元素本土化,以及打开创意产品的国际市场。四是塑造创意文化和氛围,包括开展创意产品展销活动、推广行为艺术、增进创意体验、促进技能交流,以及举办节日庆典等。五是设计与当地居民需求紧密连接的艺术活动,如农产品市场、老年讲习班等,鼓励当地居民的创业行为。
通过以上创意内容的不断深化,促进产业与技术转型、增强国际元素、营造创新氛围、建立群众艺术链接,逐渐实现城市物理空间转型,最终带来城市的再生与振兴。
(三)进行战略性干预并引导重大项目入驻
在京都站东部地区,如战略性引导京都艺术大学的重新选址、开设京都梅小路站(Umekoji Kyoto Nishi Station)、整修梅小路公园(Umekoji Park)等,以不断吸引创意元素来此集聚。以京都艺术大学选址为例。在京都站西部地区,根据2015京都市发展规划,也将实施包括批发市场振兴、大学校园选址、食品技术创造等大型城市项目。
(四)出台针对性强的创意产业支持政策
为解决创意企业和创意人才的后顾之忧,京都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如宜居环境改造、传统文化和景观修复政策等(表2)。特别地,京都市特别注重对头部企业提供必要且具有针对性的配套支持,如京都市与京都高级技术研究院(Advanced Science,Technology &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KYOTO,简称ASTEM),以及达玛技术实验室(Darma Tech Labs)、京都研究园(Kyoto Research Park)等株式会社合作,共同开设了“京都创意人工作室(KYOTO MAKERS GARAGE,简称:KMG)”。
表2:日本京都近期执行的创意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三、用创意提升中国城市软实力的几点启示
日本京都创意产业发展和演化规律表明,创意不仅仅是城市发展和功能完善的内容,还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增进城市包容性的重要战略。我国当前GDP排名已位居全球第二位,在物质条件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城市软实力,是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更为艰巨的发展任务。日本京都创意城市转型发展实践为中国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1、重点打造“催化剂”类别的创意空间
在日本京都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意空间即为扮演“催化剂”角色的创意企业或组织。正如前文所述,催化剂是对创意人才、创意企业等进行整合的组织,充当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的领导者和引路人。在我国创意产业和创意社区转型发展中,应特别关注FabCafe类别创意空间催化剂角色的发挥。这类空间具备三个典型特征,一是拥有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即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较为稳定、持续的运营方案。二是成功链接国外技术和本地文化。即推进创意空间的本土化,如日本京都FabCafe主办了“2021创意周”活动,即向公众展示了Tango地区丝绸制作艺术,同时促进了材料和产品生产商之间的全球对接。
2、发展多种类别的创意空间,形成创意生态
作为日本京都创意产业集聚的典型空间,京都站东部区域集聚了包括咖啡馆、画廊、啤酒屋、手工体验、书店、培训、养生等创意空间,满足不同类别的创意需求。从创意元素的类别来看,京都站地区主要集聚了科研院所类别的创意源、创意个体和组织等创意主体、孵化器和中介服务等创意平台,以及包括创业基金在内的创意资金,形成了创意产业生态的闭环,促进城市转型为创意社区。
3、营造当地文化氛围和提升市民文化修养
当地文化氛围和市民文化修养和鉴赏力的水平,对当地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创意文化氛围的营造是基于当地文化硬件设施包括艺术馆、文化宫,以及历史风貌地区,所展示出来的对创意活动融合力与包容性。京都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根源所在,古老的建筑市街、神社庙宇的群聚,是创意初创企业集聚的重要启动因素。同时,持续不断开展的创意产品展销活动、行为艺术、创意体验、技能交流,以及节日庆典,也对维持京都创意文化浓厚氛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市民文化修养和鉴赏力,则为京都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后续支撑。反之,日本京都创意设计产品与当地居民需求紧密连接,也鼓励了当地居民的创新创业行为。
4、主动干预主要区域、关键项目的集聚过程
尽管日本京都创意元素主要根据市场原则进行集聚发展,但在主要区域和关键项目上,日本京都政府进行了战略性主动干预。由于创意产业主要集聚在公共交通发达、文化氛围浓厚、高度宜居的空间,因此日本京都政府在京都站附近开设了京都梅小路站,整修了梅小路公园,使创意产业和创意人才的集聚过程更加顺畅。在关键项目上,日本京都抓住了京都艺术大学选址的契机,为其提供3.8万平方米的土地,该地块紧邻车站,直达Higashiyama传统社区,并鼓励京都艺术大学建设沿街透明工作坊、画廊和图书馆,以上一系列措施对当地城市创意转型发展注入了源动力。
5、为头部创意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政策环境
日本京都政府为头部创意企业制定了一系列“量身定做”的产业支持方案,以扩大头部企业在当地创意社区转型中的影响力。如“京都创意人工作室财政支持计划”,为创意行业头部企业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在其他文件中,则解决了重点创意企业的停车难问题。根据这一启示,为促进中国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可面对重点创意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市场调研,了解创意产业发展特征,解决创意产业集聚痛点,为创意产业集聚和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World Bank Tokyo Development Learning Center, “A Creative City Kyoto—Leveraging Creativity for City Competitiveness and Inclusive Urban Transformation”, https://documents.banquemondiale.org/fr/publication/documents-reports/documentdetail/122251624900487141/kyoto-a-creative-city-leveraging-creativity-for-city-competitiveness-and-inclusive-urban-transformation, 2021.6.28.
[2]意娜. 数字经济影响下的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0, v.34;No.204(06):56-66.
[3]高晗, 闫理坦. 中日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基于创意产品及服务贸易变化的新测度[J]. 现代日本经济, 2017(1):66-80.
[4]解学芳, 李琳. 全球数字创意产业集聚的城市图谱与中国创新路径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1(5):16.
作者简介
刘玉博,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国际城市观察 注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微信编辑: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