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合作社的牛场“万牛奔腾”好不壮观,执行法官追着牛就跑了6小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当起了“牛倌”,对570多头安格斯牛进行分类、清点、装车、交付。
无力偿还欠款被执行人欲卖牛抵债
2016年,新疆兵团第九师某养殖专业合作社向某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借款1700余万元发展养殖,逾期未偿还。
双方经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法院司法确认后,某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22年6月10日前偿还某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借款1700余万元。
到期后,该养殖专业合作社未按期履行,某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遂申请强制执行。
随着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了解到,该合作社因管理人员身患疾病长期透析,又因市场原因,导致合作社经营亏损无力偿还借款。
四处找卖家朋友圈卖牛让法官变“微商”
为确保被执行人减少损失,法院从快、从速对近500头安格斯牛进行了价格评估,并通过阿里司法拍卖对以上牛进行拍卖。
第一次拍卖期遇到了本地疫情静态管理,多数竞拍人因不能前往本地看牛,不敢轻易竞拍,最终首次竞卖失败。
流拍后,申请人和被执行人轮番给执行法官打电话诉苦。
申请人说:“我们作为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也没有饲养牛的条件,我们要尽快把牛卖掉啊!”
被执行人说:“首次竞拍流拍,无形当中使我的资产贬值了,如果二拍、三拍也遭遇了静态管理继续流拍,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接收到双方的求助后,执行法官决定向新媒体营销方式学习,开启“微商”模式,在第二次竞拍前充分造势宣传。
在那段时间里承办法官的同事、朋友、家人的朋友圈铺天盖地的全是卖牛的“小广告”,曾经一度有人认为,执行法官辞职了,转行养牛了。
最终“带货”成效显著,在2022年8月31日以4615024元的价格第二次竞卖成交。
数牛大战开始了法官、牛倌都不好当
眼看竞卖成功的牛即将进行交割,执行法官却犯了难。
因没有大型活畜拍卖经验,为了更好完成交割,法官准备了全面的预案。
法官带着预案,满腔热血地来到牛场瞬间傻眼。
500余头牛没有分类圈养,而是不分种类大小的全部散养在一个室外场地,很是“潇洒自在”,给交割增加了难度。
当下的首要任务由就变成了给牛分类,面对现实版的“羊了个羊”消消乐,执行人员不惧困难和牛场恶劣环境,上演了一出“你追我赶、你跑我撵”长约6个小时的运动战,对牛群粗略分类完毕。
在三方当事人的见证下,执行法官配合当事人开始了赶牛、清点、装运上车,完成了当天九辆车的装载,目送车辆出发前往六百公里之外的目的地。
一场“离谱”的执行案结事了完美收官
活物执行拍卖在执行案件中,无法预见性较大,加上牛群的到处奔跑给执行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虽然清点过程与预想的有些出入,但经过三天的清点、拉运,终于完美交付,给这次的执行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案后,拿到钱的申请人和卖了牛的被执行人轮番给执行法官打了电话,不同上次的诉苦,这次更多的是感谢。
申请人说:“法院在这次活畜的评估、拍卖和交割工作中,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点赞。”
被执行人说:“执行法官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牛的问题,减少了损失,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不用再操心养牛的事情了。”
漫漫执行路,拳拳为民心。第九师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将继续在工作中采取“因人而异”“因案而异”的执行方法,尽职尽责、公平公正执法,有效地解决执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实际行动和显著成效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