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局长谈振兴 | 以全流程项目管理实现衔接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2022-10-18 20:28  浏览:3314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陕西省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所辖10个县(市、区)都是脱贫县,其中4个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年来,安康市把高质量项目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严格执行国家、陕西省关于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的管理规定,围绕实现项目高质量发展,紧盯谋划、实施、评估等关键环节,推行衔接资金项目全流程管理,做到项目谋划科学化、项目管理规范化、资金使用精准化,确保衔接资金项目谋在关键点,用到紧要处,实现了衔接资金项目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盯责任促落实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工作体系

安康市建立健全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制度,明确衔接资金使用范围,坚持谁主管谁监管、谁建设谁监管,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形成衔接资金项目监管合力。

分级分口负责。明确市级衔接资金项目监管的指导责任,由市巩固衔接领导小组牵头,组织财政、发改等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文件,审核县级项目库及整合方案,指导县级加强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管理。明确了县(市、区)资金项目管理“一把手”工程职责定位,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库和年度方案必须由县级巩固衔接领导小组会议审定。明确了各镇(办)、县直各行业部门在项目申报、项目库建设、项目实施、绩效管理、资产管理、资料收集、台账管理等全过程的职责,确保资金项目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力提升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效能。

建章立制约束。制定衔接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衔接资金项目入库指南、惠农政策明白纸等政策性文件,明确资金使用范围,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搭建起资金项目管理的“四梁八柱”,用制度规定管好资金项目,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培训提能。市、县多次举办衔接资金项目管理业务培训班,组织县、镇、村及行业部门系统深入学习政策文件、工作方法、实操技能,使其全面准确掌握衔接资金项目使用管理操作流程,把握各环节的操作规定,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管理水平。

定规范促精准

制定“谋划、入库、实施、评估”全过程工作规范

安康市突出重点节点、关键环节高效落位,制定《安康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操作指南》,明确衔接资金项目从谋划到实施落地见效的操作标准、工作流程,确保衔接资金项目使用规范、精准。

精准谋划项目。县级在项目谋划中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县域主导产业布局和年度重点任务,聚焦巩固成果补短板、产业就业稳增收、乡村建设促发展,由县级巩固衔接办组织相关行业部门编制《项目编报指南》,进一步明晰项目谋划内容。坚持分类谋划,区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补短板项目、产业就业项目、跨区域重大项目、因灾因疫紧急项目和政策补助项目、乡村建设类项目等类型,分别由乡村振兴部门、镇村及行业部门分类组织谋划。坚持力量下沉、关口前移,相关行业部门要加强项目谋划工作指导,组建衔接资金项目前期工作专班,以《项目入库指南》和行业技术标准为导引,下沉镇村一线,“点对点”进行精准指导,确保项目谋划标准统一、程序规范、谋划精细。

规范入库程序。由乡村振兴部门牵头,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分级分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储备、入库管理、把关审核等工作。到村项目坚持“村申报、镇初审、行业部门审核、县级审定”程序入库,跨区域、规模化的项目,由乡镇或行业部门提出,充分征求相关村意见并履行公告公示程序后入库。项目入库前做好实地踏勘和前期论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合规性和约束性审查,要把项目联农带农富农作为项目入库实施的前置条件。项目入库后不得随意调整,使用衔接资金的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选取,年度项目库项目调整比例超过20%的进行专项核查。

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按照编制下达年度项目计划、组织实施、项目验收、项目决算、项目移交的流程实施项目。按照“建则必成、成则有效”的原则,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工作组、一名领导包抓”的工作推进机制,全力做好宣传动员、要素保障、组织施工、资金拨付等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方式实施衔接资金项目,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实施综合评估。创新建立资金项目综合评估“1144”工作法,即围绕提高资金绩效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检查,突出全覆盖评估、全流程评估、以评促改、常态化推进四个重点全方位开展评估,抓住精准使用、规范实施、公告公示、绩效管理四个关键提质提效。同时,狠抓项目档案资料整理,指导县级明确专人负责,定期收集整理项目资料,实行一项目一档案,为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后续管护。指导县级制定了《扶贫(衔接)资金项目资产后续管理长效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按照“谁所有、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责任,规范收益分配,严格资产处置,项目建成后第一时间抓好资产移交、确权登记,抓好运营管理或后续管护。汉阴县通过“摸清家底、分类施策、夯实责任、科学分配”四种办法,实现了扶贫项目资产管什么、怎么管、谁来管、管得好。

强督导促绩效

开展“动态+常态”全周期督导考核

安康市坚持“周统计、月通报、季调度”及系统数据“提取反馈”制度,强化实时监测分析,不断总结推进工作。

主管部门日常动态督导。制定《关于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日常考核的通知》,明确日常督导考核重点内容以及方式,组织市级乡村振兴、财政、发改、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项目实地督导检查,抽调各县(市、区)乡村振兴、财政等部门业务骨干开展交叉检查,并将督导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价重要依据。

巩固衔接办定期常态通报。安康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日常督导以及系统数据等情况,每月通报各县(市、区)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情况,通报同时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衔接资金支出进度靠后及使用管理存在突出问题的县(市、区)进行约谈问责。

项目竣工严格决算审计监督。各项目实施单位开展项目决算后,由审计部门或按程序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开展决算审计,并要求审计部门对第三方机构审计质量进行抽查检查。财政、审计部门将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列为年度财政监督检查重点计划,定期组织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审计,发现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确保资金规范、高效使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年至2022年8月,安康市共投入衔接资金48.28亿元,撬动其他各类资金42.56亿元,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项目8750个,培育了一批长效产业,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开新局。

(作者系陕西省安康市政府党组成员,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2年第20期


发布人:01b4****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