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技创新”再提速。不久前召开的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重点抓好“十大创新”。在“十大创新”中,“科技研发创新”排在首位。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在山东科技创新之路上发挥着核心带动效应,也是山东省“科技创新”的重要落脚点。其中,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企业华熙生物(688363.SH),在自身所在领域谱写了一幅“科技创新”图谱,助力山东省的科技创新全面提速。
“四个一批”先行,实现企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的科技创新要怎么做?《202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强化科技创新。持续推进“四个一批”( 攻克一批创新技术、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壮大一批创新企业、引育一批创新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支撑。
在攻克一批核心技术方面,山东省今年计划启动“基础研究十年行动”。华熙生物作为科技创新驱动型企业,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早已将基础研究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实现了“基础研究”先行。
目前华熙生物已经搭建了微生物发酵、应用机理研发、合成生物学三大基础研究平台,做0-1的物质发现。并通过内源建立数十个研发工作室,外源打通产学研的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基础研究创新价值。
在基础研究之上,华熙生物同时着重应用基础研究,搭建了交联技术、中试转化、配方工艺研发三大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实现1-10-100的物质发展。并利用自身中试平台,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及产品落地。
华熙生物济南研发中心
在搭建创新平台方面,自2021年开始,华熙生物已经率先进行了产学研平台试水,先后与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山东大学(化妆品研究中心)联合成立“化妆品原料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国家药监局认定的首个化妆品原料质量研究实验室;与山东大学共同成立了“合成生物学联合创新中心”;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开启战略合作等,不断推动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落地。
在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壮大及引育一批创新人才方面,华熙生物近年来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其2021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华熙生物投入研发费用1.92亿元,同比增加101.18%,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已经达到537人。加上产学研合作的研发外脑,华熙生物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赋能产业集群,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供给“动力之源”
2022年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五年取得突破”目标,狠抓“三个坚决”,严控“两高”、优化其他,拓展动能转换空间。而“科技创新”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引擎和动力源泉。
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代表企业、山东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济南市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标杆企业,华熙生物依托自身底层研究和科技创新,立足透明质酸产业,持续多年,不断引领带动山东省透明质酸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
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华熙生物掌握并引领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酶切法制备寡聚透明质酸”两项透明质酸产业革命,为山东透明质酸产业领跑全球奠定核心技术基础。
在产业文化领域,华熙生物主导建设了全球首座世界透明质酸博物馆,打造山东省“工业旅游”新看点,推动我国透明质酸由产业引领迈入文化引领阶段。
世界透明质酸博物馆
在产业效应方面,2021年,华熙生物与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携手合作建设“世界透明质酸谷”,搭建具有万亿级综合效益的产业集群,升级透明质酸产业生态,释放更大规模的产业效应。
同时,目前华熙生物还走在技术前沿,开始布局生物科技未来技术“合成生物学”,希望通过合成生物学研究,替换现有“植物提取、动物提取、化学合成”等物质获得方式,真正实现绿色制造,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将“科技创新”摆在“十大创新”行动计划的首位,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创新在山东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时2022年,山东省也将在科技研发投入、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培优做强科技创新主力军、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等方面继续加码,打造优质的科技创新环境。以华熙生物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企业有望在这一环境利好下,释放出更多的科技价值,更多的科研成果有望实现落地,助力山东省打造科技创新领跑力,实现发展动力的全面转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