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机构越来越受欢迎了,这与大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要知道,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学历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当今社会最缺乏的反而是技能型的人才精英,而能够给更多迷茫的学子找到方向的中公教育,也成了职业教育机构中的“香饽饽”。
稳步前行更有未来
针对线上化问题,中公教育集团表示:“教育是人和人的交流,教育的内容,学习的场合和氛围都很重要”,职业教育机构培训模式一定要为学员提供细致化的教学服务。而线上化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能成为一个改变整个行业的模式,中公教育对线上化教育机构的定位及态度也很明确——网校只是为了更好发挥线下固有优势。兼顾在职人群日常学习的需要,中公教育的“线上观”体现得更加清晰,没有出现因冒然求进、盲从浪潮而导致的数据异样。从2015~2017 这三年,中公教育的线上化营收分别为 0.58 亿元、1.79 亿元、2.8 亿元,到了 2019 年上半年,线上化营收占比稳步攀升到 12.22%,也就是说,中公教育一直秉承谨慎的态度前行。
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
长期谨慎的态度,没有使中公教育在发展线上化业务时畏首畏尾,目前中公线上化收入已占总收入的 30%,线上化进程正在有序推进。那么,在线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为何如此复杂?我们首先看职业教育机构市场细分,拓科整合难度大,中公教育所处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包括人才精英招录、资格认证、IT、金融财会、语言培训、驾考等几大类,就像人才精英招录这一大类又包含公考、考研、教师等多条小赛道,这些子赛道具有先天分散性,不具备快速可复制属性,所以,许多机构往往都面临“拓科难产”问题。
众多因素导致
线上化获客成本水涨船高的既定事实,更是职业教育机构线上化进程的另一大阻碍,据统计,一些线上化职业教育机构的获客成本已达上千元/人甚至更多,造成机构钱没少烧,但人却招不来的窘境。职业教育机构的线上化流量转化裂变更困难,由于学习周期短、目标单一等特点,职业教育机构被形象的比喻成“一锤子买卖”,这样的恶性周而复始,也就导致了职业教育机构线上化进一步放缓。
不管如何,即使面对困境,作为职业教育机构中的“龙头老大”中公教育也还是奋力前行。相信中公教育会取得更多的成就,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精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