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第九届大型公立医院发展高峰会议 | 拿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招硬招
2022-11-28 18:10  浏览:1176  搜索引擎搜索“广企汇”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广企汇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发布信息 广告合作 软文发布

近日,在由健康报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大型公立医院发展高峰会议上,多家大型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围绕“共创世界一流医院、共谋高质量发展”话题进行圆桌讨论。改革的智慧由此汇聚,都是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招、硬招。


持续创新管理模式

“医院有4个院区、6500张床位,每天收治患者达7500人。这样一个体量,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表示,该院综合考量知识、技术、劳务、管理等要素,推行分序列薪酬制度改革,构建以价值为导向的差异化分配体系。外科以手术为主,鼓励开展高等级手术;内科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权重体现难度等级;对护士实行垂直绩效管理,与科室效益脱钩,淡化年资影响,注重岗位能力,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把护理核心要素成本控制下来。

“同时,我们通过信息化赋能,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保障医疗质量,提升运营效率。”张玉说,“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首先在于破解群众看病就医难点。比如,该院推进‘无纸化’诊疗,让患者用手机即可实现挂号、就诊、结果查询等;针对慢病患者,建设覆盖全专科门类的互联网医院,挂号问诊、检查开单、药品邮寄等均可在线完成。”

“八九十人的医院管理团队要带好一家五六千人的大医院,不可能每个角落都去了解,员工交流非常重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直言,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该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为此,该院每年设定一个持续改进质量的目标,各科室同步设定改进的小目标;该院每个季度召开优秀员工座谈会,收集员工发现的问题或总结的经验,持续加以改进或推广。

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治理效能,打造“有温度的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持续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委员会管理制度,由医生护士组成各类委员会,如门诊委员会、急诊委员会、外科委员会、内科委员会等,主要职能是将工作当中发现的问题在会上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意见建议,最后由医疗行政委员会决策。”蔡秀军表示,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的理念已深深融入医院发展各方面,在细微处彰显爱与责任。

“医院始终心系患者,追求高质量发展。”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彬表示,“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下,由若干同类学科或跨学科集合而成的学科群体,在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医院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神经内科示范作用,以其为依托建设学科群,开展协作攻关,打造优势学科,对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实现资源融合发力

大医院的管理者承认,一家医院有优势学科,也会有实力较弱的科室。确保大医院有大能力,需要让尖子生带出尖子班。

“儿科是我们的传统学科,1956年建科。盛京医院成功申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之后,辽宁省委、省政府给了我们很多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党委书记赵玉虹介绍,以此为依托,该院打造了覆盖三省一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儿童医疗联盟、儿童疾病质控中心,“既服务区域百姓,也服务更广区域的患者”。

作为盛京医院的优势学科,儿科并非一个科室独大,而是成为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之一。“我们重点建设了儿科,进而秉持学科群的理念推进了其他临床科室的高质量发展。儿科、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内镜室、麻醉科等密切协作、彼此带动,推进医院在医疗能力和服务水平上实现双提升。”赵玉虹说。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升,健康管理学科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认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健康管理学科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他介绍,该院采取“强强扶弱”的策略,提高医疗能力和服务质量。鉴于有康复需求的患者越来越多,该院推进康复医学科与心内科、神经内科、外科、老年病科等临床学科联合成立康复工作室,在提供有效治疗的同时关注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更好回归生活。同时,该院从多方面促进健康管理学科的创新发展,创新开发和应用了运动能力评估、女性生命周期特色评估等多个特色项目。

从打破科室壁垒到实现资源融合发力,大医院每天都在前进。“10年中,华西医院在四川省内外逐步领办了10家医院,全面托管了6家医院,建成了42个学科联盟,拥有703个远程网络协同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黄进表示,在构建医疗服务新体系方面,华西医院通过管理统一、业务统一、信息统一的方式,提升所有医联体单位的同质化水平。同时,通过提供全程管理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让各家医疗机构从竞争转向协同,进一步促进分级诊疗落地。比如,提供慢病连续性服务,能在提升患者获得感的同时,推进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医疗费用的合理支出。

推动服务更精细便捷

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绩效是指挥棒。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徐小平坦言,尽管该院的四级手术占比等指标与国内顶尖医院还有差距,但“与传统医院不同,医院实行70%固定薪酬、30%绩效,人员支出占比相对较高”。

“薪酬不与服务量和收入挂钩,能够促进医生自我管理,提升医生规范诊疗的内生动力,确保坚持专业循证,从制度上遏制过度用药、过度检查和治疗的问题。”徐小平认为,建立完善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可以培养出更多“纯粹的医生”,使之在自律的基础上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们把规范培训年轻医生视为重要的职责之一,医院推行团队诊疗,不设专家号,高年资医生负责指导年轻医生看诊,门诊大厅不设专家公示栏。”徐小平说。

“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是去中心化的,运营是智慧化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虞朝辉介绍,当前患者到医院就诊,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院内“通关”。“医院一直致力于开展信息化建设,通过数字医疗推动患者服务更精细、更便捷,让越来越多的未来医疗场景走入日常生活。”

据介绍,针对检查“找寻难”“反复排队”等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面上线智能化检查预约平台,改变门诊检查“哪里检查,哪里预约”的旧模式,建立了“自助预约、诊间预约、集中预约、手机预约”的一体化检查预约新模式。依托自动发药机和智能物流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转,从医生开出处方到患者取药,最快只需 8秒。虞朝辉说,在卫生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改革浪潮中,医院塑造全新的数字化就医模式,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点问题,形成了“急救一体化”“就医一站式”“多模式智能物流”等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在危重症救治、医疗服务、行政管理等方面成效明显。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叶龙杰

编辑:吴刚 李阳和

审核:韩璐


发布人:1e1a****    IP:125.64.47.***     举报/删稿
国内展会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