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投资环境收紧,中国企业出海路在何方?
4日,由德勤和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撰写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纪元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期间发布。
白皮书认为,出海正从中国企业的“可选项”变为“必选项”,成为企业新的增长曲线。中国企业出海也从早期的寻求市场、技术和资源,转变为越来越注重供应链整合与品牌建设。但同时,伴随着投资审查与交易审批制度的收紧、大宗商品和运输价格的变化、汇率波动等诸多因素,中国出海企业仍面临着不少共性挑战。
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3年1-7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598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折合859.9亿美元,同比增长5.9%)。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2个国家和地区的510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500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折合7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白皮书依托德勤中国推出的“跨国经营能力成熟度模型”,通过结合第一财经研究院对六家中国出海企业的案例调研,总结出一些可参考的经验与结论。
案例撰文作者之一、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于舰在发布会上表示,面对逆全球化风潮的挑战,探讨企业的全球化更加具备现实意义。“哪里有问题,就到哪里解决,这里可能有更多的机遇。”她称。
中国企业出海的共性规律
白皮书认为,进入2023年,中国企业出海步伐在各种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的作用下明显加快,这包括中国政策推动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要求等。
从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一些行业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竞争激烈导致盈利难度大,因此拓展海外市场成为这些企业继续发展甚至生存的必须。另一方面,在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游戏开发等新兴行业,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具有国际竞争力,海外市场是他们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白皮书基于第一财经研究院的案例研究,总结出五种不同类型的典型出海方式,分别是:并购“逆袭”、通过并购延展技术树和产业链、极致出口成品类全球冠军、国产化替代从中国走向世界,以及周全的基建出海。
于舰详细阐释称,总体来看,中国企业出海有一些共性规律。
首先,不少企业经历了从代工制造,到建立自主品牌,再到转型提供外贸服务的过程。例如,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贝发集团都是在一个细分品类中以出口机会起家,但并不满足于接单生产,从自主品牌建设又发展到转型供应链服务。
第二,一些新生代的全球化公司推动着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分工合作不断向更高阶段迈进。
第三,中国企业选择海外建厂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产品市场是最重要的因素。
第四,海外并购案例已成常态,显示中企成长迅速。不仅有大公司并购小公司的案例,也有中国小公司并购国外大公司的案例。例如,均胜电子对普瑞“蛇吞象”的收并购,让其转型成为世界级高端汽车电子零部件领军企业,也同时提升了全球化管理能力,为后面一系列的并购奠定了基础。
第五,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注重与所属地文化的相融,如社区共建以及人员就地招聘。
第六,现阶段,中国企业全球化运行方式更加成熟。“随着中国经济体不断壮大,内外交流频繁,中国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本身已经具有全球化的思维与视野,中国企业在公司治理理念中因需而行,成为企业全球化最朴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于舰称。
出海挑战中的动态视角
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中国企业出海投资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在白皮书的案例研究中,乐歌公司的越南工厂在2016年投产,开启全球化制造。江苏红豆集团则在柬埔寨的西港特区联合中柬企业共同开发。
于舰称,从调研来看,这些企业从项目管理、经营和产品输出来看,都给当地带去了中国经验和福祉,同时也帮助自身降低了一定运营成本。
她告诉记者:“我在全球化企业调研时,企业对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看法非常客观。他们之所以把一部分产业链转移到越南,是因为有客户在越南建厂。但他们对当地劳工水平也有考量,所以只把产业链上相对低端的一部分工作转移出去,而更高层面的技术以及中级管理人才都是从中国本部派出的。这也是对产业链转移有掣肘作用的一个因素。但中国企业对越南经济的发展是持动态的眼光的。”
德勤全球服务部合伙人张晓帆则说:“我们去年10月和11月去东南亚考察时发现,虽然东盟趋近经济一体化,但我们仍要意识到,东盟十国拥有不同语言、宗教信仰、人口结构、税收政策以及货币风险。所以,中国企业在去东南亚投资时,要做好功课,依赖于一些当地的合作伙伴,包括第三方的咨询公司,参考一些专业的意见,避免在东南亚投资中遇到上述风险,或者说应降低可控的风险。”